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浙江美术馆首展将推宋代绘画
· 皇家墨尔本爱乐
乐团元旦来杭
· 就近入学,该上哪就上哪
· 7000年前的河姆渡搬上了舞台
· 浙江名家版画
值得一看
· 对“捣蛋”学生,社会要更宽容一些
· 复旦自揭家丑
严打学术违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7000年前的河姆渡搬上了舞台
博物馆专家指导万里学子把文化遗产排成节目
  本报宁波2月24日电(记者 陈醉 通讯员 徐志强 谢南陈) 古代秀才模样的人在昏黄的烛灯下苦读;用兽皮裹身的河姆渡人精心制作陶器……这些让人误以为进入哪段历史的场景,其实都是浙江万里学院学子们“演”出来的。

  “把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搬上舞台,活脱脱一段历史摆在眼前,比简单地看资料、听介绍形象得多。”错过周五“博物馆进学校”公演的法学院学生钟科,听同学们都在感叹,这次公演着实让他们“经历”了那些久远的历史,忍不住好奇,今天特地跑来看演员们为加演而排练。

  他说,像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之前他也参观过,但只知道个大概。“公演”把其经典式建筑斗拱模型原理“表演”出来,加上背景音乐等效果,“仿佛把我带到了当时建寺的现场,印象很深!”

  亲身去演绎历史,感触更深。出演古代秀才的何龙同学,演出前每天去天一阁看书,感受读书、藏书氛围。他说:“没接触这角色前,去天一阁只对建筑与书叹为观止,自己去演才感受到天一阁精髓更在于处处透着读书精神,激励与启发我们现代‘读书郎’。”

  “很多大学生虽有保护文物的意识,但因为对文化遗产了解不够深,能做的很有限。”浙江万里学院执行校长陈厥祥说。为此,他们联手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宁波博物馆等宁波几大著名博物馆,推出“博物馆进学校”活动,改变过去说教和文字介绍的宣传方式,由博物馆专家指导学生把经典文化排成节目,受到学生欢迎。上周五公演时,学生们把整个会场挤得满满的,还一再要求加演。

  图为三位万里学子演绎7000年前河姆渡人的生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7000年前的河姆渡搬上了舞台 2007-12-25 48256F32002924A6482573BA0028A36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