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让更多民工兄弟传唱我的歌
· “全科社工”:
让你办事不再空跑
· 手机单向收费促使
我国手机用户巨增
· 送平安
· 英国评出
今年5大畅销玩具
· 员工“过劳死”由企业赔偿
· 新人婚宴淡化吃喝色彩
· 乌鲁木齐千余劳模
获赠保险
· 镇海两千老农赶时髦上大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2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把电大学习当作怡情养性的课程,追求终身学习和快乐学习
镇海两千老农赶时髦上大学
  本报镇海12月24日电 (记者 张品方 李月红 镇海区报道组 张霞) “老囡上绣绷,八十学吹打”, 如今,这句宁波老话成了对新时代老人的赞语。经过3年多的学习,镇海区河头村村民朱秀康最近正忙着复习准备参加电视大学毕业考试。年逾85岁的朱秀康兴奋地说:“我这辈子只读过初中,没想到,老了还有机会直接跳级成大学生。”

  老农朱秀康上大学,在村里并不是一件稀奇事。在镇海农村,老年人上电大学习各类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镇海老年电大现有64个班级,其中农村教学班有52个,2000多名老农放下锄头走进课堂,年龄最大的已有86岁,最小的也有50多岁。

  尽管是一群老农大学生,可上起课来也是像模像样。在河头村,村委会为8个班级专设了一间教学室,“大学生们”每周五、周六集中在这里上课。学生们还自发选出了班委会成员,一位班长和一名辅导员,负责班级事务管理。

  和年轻人学知识不同,老年大学课本里多了一些怡情养性的课程。家庭营养配餐、历史知识、越剧表演等课程正合“大学生们”的胃口。每次电视教学的内容听得并不尽兴,识字不多的村民看不懂课本,他们就请来辅导员每课用方言讲解20分钟。如今,不少村民已经记了厚厚两大本课堂笔记。

  修完14门功课的朱秀康老人,如今已是众多村民的“大师兄”了。以前他喜欢吃猪肉,从课堂里得知吃肉易引发老年人“三高”后,现在他改吃小院里种的蔬菜。每天坚持慢走几里路,“如今身体好多了,做事更有劲了。”

  身体健康了,这群“大学生们”的玩法也多了。最近,只读过小学的石塘下村60岁村民陈正福自得其乐地当起了“大学教授”,每周五他主动来镇上的老年大学听课,晚上回家备课,周六将新知识讲授给学员们,这一期的课程是教这些拿惯锄头的“泥腿子”学打精致的中国结。而在湾塘村,越来越多的老人不再热衷于搓麻将、聊天,而是把越剧、太极拳当作一种新的爱好。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11 镇海两千老农赶时髦上大学 2007-12-25 48256F32002924A6482573BB0021A31B[A2-张品方≈A2-李月红≈A5-张霞≈B1-马瑛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