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每个人都应
学会猝死急救
· 俄罗斯皇家“天鹅”元旦飞临杭州
· 秀洲农民画家收下洋徒弟
· 奥斯卡颁奖典礼将照常举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红大绿的用色和夸张的线条让外国艺术家惊喜
秀洲农民画家收下洋徒弟
  本报嘉兴12月23日电(记者 陈培华 沈建波 通讯员 吴桂潮)秀洲区油车港镇杨溪村一位当了35年裁缝的农妇“转型”成了小有名气的农民画家,让当地人啧啧称奇。更令人惊讶的是,她最近还成了一位外国教师的“师傅”。今天上午,60岁的嘉兴农妇费新宝托人将自己新创作的一幅年画,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远在英国的“徒弟”。

  她的“徒弟”名叫茹丝,曾在英国、法国的剧院做服装设计,2000年到浙江大学做教师。茹丝前不久在秀洲·国际民间绘画邀请展上结识了费新宝,非常喜欢她的农民画,一定要拜她为老师。与茹丝一起来的13位艺术家,带着画笔向秀洲农民画家“拜师”,将眼中绚丽的农村新貌一一收入画里。

  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土戏台上唱流行歌曲、农民用上因特网……短短几天时间,这些发生在秀洲农村的“时髦事”都没逃过外国艺术家的眼睛,他们创作时不停请教一旁的农民画家。来自孟加拉国的民间艺术家萨库尔也是地道的农民,他在王店镇建林村采风时说,在他们村里没这么现代的房子,也没这么整洁的马路,看到建林村民脸上的笑容,感受到了切切实实的幸福。他要将这一切都画下来,带回家让乡亲们开开眼界。

  是什么吸引了这么多外国艺术家不远千里来秀洲?来自村庄田野的秀洲农民画融剪纸、刺绣等艺术技巧于一体,不仅有强烈的地域特色,而且农民将自己的感动浸透在画作中。来自澳大利亚的霍利埃流连于一幅幅农民画前,“朴实、生动、绚丽、抒情!”这些形容词不断从她口中蹦出。现在,秀洲农民画创作人员已有1700多名,有120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家级艺术单位收藏。

  大红大绿的大胆用色,夸张的线条,寓意深刻的主题,简洁明快的风格,勾勒出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栩栩如生的农家生活,这些都让外国艺术家们感到惊喜。深受印象派画家影响的米切尔·奥德林,倾向于用几何结构来表现效果,用强烈的色彩传递感情。她说,这里的农民画对自己的用色很有启发。

  分别之时,油车港镇栖真村的农民画家缪惠新向这些外国艺术家发出了“别有创意”的邀请——欢迎他们来村里做客,村里所有的墙面就是他们的画布,可以尽情创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秀洲农民画家收下洋徒弟 2007-12-24 48256F32002924A6482573B6002DF27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