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嘉兴资讯
3  4  
PDF 版
· 嘉兴行风建设贴近民情民意
· 平湖独山港区造就滨海开发新高地
· 桐乡创建“平安市场”促繁荣
· 桐乡在全国率先实现“镇镇电气化”
· 秀洲区百户贫困家庭完成危房改造
· 南湖区小街小巷创卫整治变化大
· 魏塘镇实施农村“班长工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让农民用上“舒心电”
桐乡在全国率先实现“镇镇电气化”
  本报讯 (通讯员 黄振宇 冷丽华) “鸭蛋变金蛋,全靠电气化。”在桐乡河山镇庙头村,鑫业禽苗合作社负责人陆锦良开心地说,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后,许多社员用上全自动孵箱,迅速扩大养殖规模。如今村里每天能“飞出”4万只苗鸭,为村民带来了真金白银。

  “农村电气化不仅助推农民增收,更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品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桐乡市供电局局长周之鸣告诉笔者,该局已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电网改造,除12个乡镇全部通过了“新农村电气化乡(镇)”的考评验收外,95个村也成为“新农村电气化村”,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镇镇电气化”。

  作为全国首批新农村电气化县,桐乡市供电部门不断加大电网建设步伐和提高电网技术装备科技含量,建起了一张高标准高质量新农网。自2006年以来,桐乡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累计改造10千伏线路约76.02公里,新建、改造配电台区811个,补点、增容625个,净增配变容量55000千伏安,改造低压线路907.52公里,接户线改造22166 户。

  为让更多农民用上“舒心电”,桐乡供电局对照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创新管理,以台区绩效管理为手段,以岗位同业对标、创建星级供电营业所、“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为载体激发员工潜力,形成队伍合力,不断规范和强化农村供电管理。

  随着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生活开始与城市“接轨”。冰箱、空调、电热淋浴器等家用电器大量进入农家,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品质。河山镇通往各村的主干道以及在农村的新建小区内都装上了路灯,屋里屋外亮堂堂,农民感慨地说:“现在住在农村,跟城里没啥两样了。”

  不仅生活节奏开始与城市居民“合拍”,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还推动农村效益农业等产业的发展。有了完善的低压电网,河山镇的许多农民建了温室农作物培育场,搞起了生态农业,一些农民还养起了水蛭和乌苏里鹤。这些特色农业经济,也使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去年,河山镇农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9160元。

  据介绍,桐乡明年将计划投资4425.06万元用于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按照“设施配套、合理布局”的原则,提高供电质量,明年将实现“村村电气化”的目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嘉兴资讯 00013 桐乡在全国率先实现“镇镇电气化” 2007-12-24 浙江日报000132007-12-24000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