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新闻
3  4  
PDF 版
· 十年育出“柚中之冠”
· 翰墨丹青奥运情
· “烂冬至”
未必“晴过年”
· 我省中小企业
有了法律“后援团”
· 西湖景区继续保留“市民早茶”
· 杭州“零公里”标志点定址紫薇园
· 要闻简报
· 出口木门居然藏着毒品
· 杭萧钢构案一审开庭
· 宁波一企业“检讨文化”引来争议
· 26万饮水困难群众提前喝上“放心水”
· “山呼海应”奔小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2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篇”之三
“山呼海应”奔小康
  【原定目标】 2003年,我省提出,把欠发达地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加以培育。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增加财政对欠发达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困难海岛的资金支持。深入开展“山海协作”工程,全面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积极推动发达地区多形式参与欠发达地区开发,加快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的有序转移。

  【丰硕成果】 五年来,我省实施了“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等三大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省重点扶持的211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1921元增加到2006年的3201元,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收入1500元以下贫困人口则由64.53万减少到22.97万。2003年以来,衢州、丽水、舟山三个欠发达地区GDP年均增长14.9%、14.2%和17.1%,均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曹溪村村民的幸福感受

  在浙江,从政府到企业,从社团到个人,都在关注、关心着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目的就是让欠发达地区的老百姓生活得越来越好。改水、改厕、改路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康庄公路、自来水管等基础设施的进村入户,低保、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网络的铺开……欠发达地区的老百姓正在沐浴着公共财政的“阳光”。与此同时,欠发达地区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休闲旅游业,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让我们走进仙居县横溪镇曹溪村,来体会一下当地村民的感受吧!

  12月12日晚9时,当我们走进村老支书曹钦日家中时,他正跟着电视机里的越剧节目轻声哼唱。他家的四层小楼,内墙刷的是金色涂料,外墙包裹着银色油漆,被村民们戏称为“金银屋”。曹老汉说:“以前在山上住柴草窝时,做梦都想不到今天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曹溪村原位于仙居县港溪乡的贫困山区,人均收入不过千元,因为修建下岸水库,全村整体搬迁到横溪镇。得益于我省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好政策,短短几年间,曹溪村的1018位村民人人都经历了从“柴草窝”到“金银屋”的变化。

  “我们村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啊,山上几百年,山下三五年。”听说记者来采访,村支书曹植兴和村委会主任曹秋松结伴而来。在前后两任村干部的介绍中,曹溪村“柴草窝”式的过去和“金银屋”般的现状一一浮现在我们面前。

  从砍竹种稻到经商做工

  【过去】山上的曹溪村,支柱产业是毛竹和水稻。除了几个年轻人外出打工,全村大部分村民在“一亩三分地”里刨食,刚刚能够吃饱。村子离最近的砂石路面公路还有三四公里,村里种的杨梅,因为运不下山,只能留着自己吃甚至烂在地上。村里有三辆拖拉机,是最“豪华”的交通工具。

  【现状】山下的曹溪村紧邻横溪镇。走出大山的曹溪村村民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全村有500多人外出经商,在全国各地开了80多家油漆店。曹钦日的儿子曹春叶从做油漆生意起步,现在宁波办了一家装修公司,还在温州、永康、路桥等地开了分公司。村里人生意做得最远的,投资1000多万在西藏开了家宾馆。现在,全村光小轿车就有70多辆。(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村里剩下的“三八(妇女)六零(老人)部队”有的进工厂上班,有的承接来料加工业务,一年也能赚七八千元。近几年来,横溪镇作为中心镇,吸纳了周边库区和附近欠发达乡镇的近万名下山脱贫移民。劳动力充裕了,企业就越办越多。在镇上工艺品厂干活的村民曹明光说:“现在工作很好找,像我在厂里年收入1万多元并不算多,这在山上起码要干10年。”

  从石墙土瓦到村洁景美

  【过去】山上的曹溪村,房子是自己用土坯石块垒起来的,谁家造个用红砖砌成的两层“赤膊”楼房,就是当时的“豪宅”。房子高高低低,道路坑坑洼洼。前屋住人,后院养猪;灰尘靠风刮,臭水靠蒸发。

  【现状】山下的曹溪村是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通过事先规划,村里统一建起了4层小楼。路成网,房成排,房前屋后绿树环绕。中心花园里建起了凉亭,灯光球场边摆满了健身器械。

  空白的纸上可以画出最美的图画。曹植兴说,刚下山时,把村子造成什么样,谁的心里都没底。村里想办法把宅基地分成了四个等级,靠近中心或交通便利的价格就高一些,偏僻一点的价格就低一点;让村民以投标方式自由选择,家里实在困难的,就全部返还。通过级差地价的办法,村集体募集到了建设公用事业的第一笔资金。再加上省、市、县三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康庄工程”、“千万农民饮水工程”等相应的补助或奖励,村里花不了多少钱,就修好了水泥路,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接进了自来水……

  “诸永高速公路和台缙高速公路都在我们横溪设置出入口,过几天‘台缙’就要开通了,‘诸永’也已经动工,到时去杭州只要两个小时。你说,好事怎么都让我们赶上了!”说到这儿,曹植兴笑得合不拢嘴。

  从日落而息到打球唱戏

  【过去】山上的曹溪村,一到晚上就一片漆黑,电视机只能收到中央台、浙江台和丽水台三个频道。村民不是窝在家里,就是打扑克、搓麻将,生活单调乏味。

  【现状】山下的曹溪村,村文化俱乐部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图书室、棋牌室一应俱全,乒乓桌、台球桌成了抢手货。曹钦日等老汉有空就来俱乐部碰头,读书的读书,看报的看报。老伴加入村里的舞蹈队,常常跳得忘了回家。

  生活要小康,身体要健康。每到篮球比赛,村里的灯光球场总是人山人海。刚搬迁下山时,村民们还担心:我们分了附近村子的土地,他们会不会对我们有意见?城里人观念新,会不会嫌我们土?但几场篮球友谊赛打下来,这种担心没有了。村里的“篮球明星”还娶了外村的漂亮姑娘。曹钦日满意地说:“虽然儿子在外面经商难得回家,但我们老两口的日子过得很充实。”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新闻 00002 “山呼海应”奔小康 2007-12-22 48256F32002924A6482573B800557466[B1-蒋卫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