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东阳江12月21日电 (记者 郑天虹 赖少芬) 在经历了七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后,21日“南海Ⅰ号”成功打捞,浮出水面。在全无先例和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南海Ⅰ号”的打捞破解了多项技术难题。
所谓整体打捞,就是将“南海Ⅰ号”船体和船上满载的货物连带周围的淤泥一起,按照原状固定在特殊的钢制“沉井”内,将分散、易碎的文物一次性吊浮起运,从开放式、能见度低的海底,整体搬到专门为它建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内,然后进行细致考古发掘。这种打捞方式,在世界考古领域还没有先例,是水下考古的一大创新。
整体打捞最主要的两个步骤是下沉井和穿底梁。首先,要把巨型沉井下到“南海Ⅰ号”所处的海下30多米深的位置,需要精确定位和对海底环境的把握。
据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党委副书记、高级政工师朱论发介绍,沉井分为上沉井和下沉井两部分,下沉井进入海底后在“南海Ⅰ号”船体以下固定,它主要起两个作用:一是防止“南海Ⅰ号”船体周围的泥土流失;二是当上沉井罩住“南海Ⅰ号”后,在上沉井底部穿梁时,下沉井可起到基础固定的作用。
在上下沉井都到位后,开始在上沉井底部穿36根底梁,把“南海Ⅰ号”整个“包裹”起来,保持其“原生态”。底梁穿好后,工作人员还在梁与梁之间加防漏板和橡胶,以确保“南海Ⅰ号”周围的泥沙和水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此时,沉井变成完全封闭的“沉箱”,不仅整个罩住了“南海Ⅰ号”,还有它周围的水和泥沙,重3000多吨。
沉箱起吊前,由全潜船“重任1601”承载“南海Ⅰ号”浮出水面。全潜船之前下潜至与沉箱大约平行的位置,由“具有4000吨起吊能力的“亚洲第一吊”之称的打捞船“华天龙”将沉箱平移至全潜船的甲板上,然后全潜船一边上浮,“华天龙”一边起吊,实现了“双保险”式整体打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