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12月20日讯(记者 吴妙丽 通讯员 黄渭) 为期3年的“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目标已经如期实现。在今天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环境污染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811”3年环境污染整治的成果,并宣布:我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基本得到控制,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并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县以上城市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率先建成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
据介绍,通过3年的努力,我省水环境质量实现转折性的改善。今年1至9月,全省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为60.2%,Ⅲ类以上水质监测断面比例占66.7%,分别比2004年同期提高9.3和13.4个百分点。一些河道发黑发臭,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现象基本消除。到目前,全省累计创建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384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5.7%,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
16顶“黑帽子”全部摘帽。3年来,我省对11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和5个准重点监管区实行“挂牌督办、跟踪督查、限期治理、动态管理”。目前,这16个省级环保重点(准重点)监管区已全部实现了达标“摘帽”。通过重点监管区污染整治,一批区域性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通过“811”行动,全省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已达600万吨,污水处理率达59%,比2004年提高8.6个百分点。全省县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2%,较2004年初提高了10.4个百分点;已建成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10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7座。
3年来,全省各级财政筹措3.4亿元资金用于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其中省财政支出达2亿元。到目前,8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160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省、市、县三级联网、全天候实时监控的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监测监控网络已经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