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千年仙居古村落尝到文化甜头
· 老照片让你品味百年杭州
· 余绍宋书画展在
恒庐美术馆开展
· 一出马灯新剧领略“文化三宝”
· 夏朝可能起源于良渚文化
· 《集结号》
明天全国公映
· 数学之路:
兴趣在左,良师在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古老乡镇引来各地游客 传统工艺成了旅游商品
千年仙居古村落尝到文化甜头
  本报仙居12月18日电(记者 洪卫 仙居县报道组 朱汉多 张肖斌) 今天8点左右,在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新石器文化遗址旁,500多位村民和来自县城的小朋友们一起,模仿古人钻木取火,并用取得的火种点燃了“千年仙居”系列活动启动的火炬。在一旁兴致勃勃观看的下汤村民汤小富说:“我们下汤村原先是个穷村,这几年许多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全托了‘文化’的福。”

  自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诏改县名为仙居后,到今年刚好1000年。下汤村取得的火种传递到“千年仙居”活动的主会场,在这里,由全县54个古村落的600多位农民组成的腰鼓队和锣鼓队,正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表演自创的腰鼓舞蹈和仙居大鼓。

  年过半百的陈秋芬是皤滩镇上街村的村民,一曲乡土味十足的腰鼓舞跳罢,她还意犹未尽:“参加文化活动原先只是为了求乐子,求健康,但没想到现在我们还能靠乡土文化致富呢。”皤滩镇的皤滩古街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这里有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历史街区,每年都吸引了数十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光临。在邻近的皤滩乡下山村,村民陈东临和陈秋芬一样高兴,这个拥有宋代“桐江书院”的古村落,这几天上海、杭州的游客蜂拥而至,陈东临刚办起的“农家乐”小饭店天天爆满。

  以皤滩、白塔等地古村落为中心的仙居传统手工艺品——无骨花灯,不但列入了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化发展的态势。原先濒于失传的无骨花灯制作技艺已有了近百位传人,从设计、打图、刺花都有了明确分工。

  白塔镇高迁下屋村的高迁古民居,今天就吸引了近5000名游客。擅长“无骨花灯”制作的老农吴大弟一早上就卖掉了5只手工制作的无骨花灯,老吴告诉我们:“以前花灯就是元宵的时候做一批自娱自乐。现在游客都喜欢买,生意可好了。”吴大弟的儿子吴强春则是远近闻名的农民画家,这位在网上开办了自己农民画博客的农民,靠创作农民画一年有上万元的收入。

  仙居县委宣传部长卢红菊告诉我们,举办“千年仙居”活动,就是突出“文化”这个主题。今年,通过全省农民“种文化”活动,古村落的民间艺术得到了保护,还逐步走向产业化,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由此可以说,历史文化遗产不但要传承保护好,更要造福于广大群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千年仙居古村落尝到文化甜头 2007-12-19 48256F32002924A6482573B500316E5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