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新闻
3  4  
PDF 版
· 国内外专家绍兴研讨“酱文化”
· 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让大人折服
· “大学生村官”乐当“村民代理员”
· 我省被列为
首批国家农村科技
信息工程示范试点
· 温岭一渔运船在舟山东极海域失火
· 国华宁海电厂
一期工程获
“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
· 我省建立各级党员服务中心9106个
·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 “傻瓜型”净水器真管用
· 享受名品折扣也是一种生活状态
· 龙游向国际体育赛事要“金娃娃”
· 见习训练,为何应者寥寥
· “爱心助残亭”里安心做买卖
· 兰溪运用“活样本”唤来乡风文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绍兴越城区助残创业有新招
“爱心助残亭”里安心做买卖
  本报绍兴12月15日电 (见习记者 童心 通讯员 何秦江) “这是你的矿泉水。”“你要什么香烟?”今天一早,在绍兴市城南街道中成社区入口处附近的一个亭子内,宣国娟忙碌地招呼着客人。虽然因为左肢残疾,行动不便,可她却是一脸的笑意与满足。“多亏有这个爱心亭,让我这个在家待业了10多年的残疾人还能就业。”

  宣国娟口中的“爱心亭”,全名叫“爱心助残亭”,是越城区残联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刚刚推出的实事工程。在这个区,不少残疾人靠在街头巷尾做些小生意过活,因为经济条件有限,没有合法固定的经营场所。为此,越城区残联决定联合有关部门,本着就近就便原则,在各个社区设立一批“爱心助残亭”,交由家庭贫困、有经营能力的残疾人经营。

  据介绍,“爱心助残亭”由区残联、街道和社区共同出资建造,区残联还为就业的残疾人免费办理健康证、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证件,并对他们进行统一的岗前培训。就业上岗的残疾人员,只需缴纳最基本的管理费用,还可享受3个月免费的优惠措施。目前,首批5个“爱心助残亭”已开始试运行。

  58岁的残疾人冯灿生,以前全靠沿街“打游击”叫卖赚生活费。他说,辛苦倒还在其次,最怕的是遇到市容检查和雨雪天气。“有了这个‘爱心助残亭’,不怕风吹日晒,也不用担心被赶,经营时间也能自己安排了。”记者看到,冯灿生把5平方米的爱心亭进行了精心的布置,不但自己动手做起一排排小货架,还将香烟、饼干、饮料等分门别类整齐排放。他说:“现在一个月有一千多元收入,以后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据了解,在今年试营业的基础上,明年越城区还将扩建20个相同的“爱心助残亭”,以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走上创业之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新闻 00002 “爱心助残亭”里安心做买卖 2007-12-16 48256F32002924A6482573B20059B05C[A1-童心≈A5-:何秦江≈B1-王国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