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金敖生 新昌县报道组 陈益) 本版报道的《新昌一高中生撰写古代战争史》中的“另类”学生的情况,引起了许多读者对如何看待学生成长、成才问题的思索和探讨。
吕品江就读的新昌中学校长王伟勇说,看孩子是否成才,关键是看其潜能有否得到充分开发和发挥,是否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才干。学校将吕品江在历史方面的成就,看作是“另类”的发明,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才。因此他们十分支持吕品江的研究,不硬性规定他的在校时间和学习内容,按校规学生晚上必须参加夜自修,而对他则“网开一面”,允许他回家写书稿。
新昌南明街道盘龙新村居民吴新燕说:“对吕品江这样个性很强的孩子,首先要鼓励引导,让孩子的特长得到发挥。但广大家长不要硬性让自己的孩子去‘套’别的孩子的成才模式,孩子没有兴趣和特长不要强求。”
新昌机关干部求雪军认为,像吕品江这样,在历史学的某个领域已有一定专长,但要有更大的成就,还应该在基础上多下工夫。
沪杭甬高速公路绍兴管理处石铁民说,而今在许多家长眼里,孩子考上一所较好的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好的工作才算有出息,这可以说是当今孩子成长的“大众模式”、“大众通道”。如果孩子不去考大学,而直接去钻研一些东西,会被视为另类。而正是这种“大众模式”、“大众通道”,扼杀了不少孩子的潜能和创新能力。世界是五彩缤纷、多种多样的,孩子成长的“通道”也应该是多种多样。
绍兴一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中生说:“很羡慕吕品江有开明的父母,支持他研究历史、开办公司。我其实不愿意按部就班地去上大学,然后去找份安逸的工作度人生。我很想创业去经商,但父母不同意,怕我不上大学在亲朋好友中很没面子。”
绍兴蓝天学校教师瞿幼芳认为,现在许多单位招工过于看重文凭。据说,曾一度影响很大的“熊猫病毒”的作者,去应聘时因没有大学文凭而不被录用,使他倍感失落,为了证明自己在编写电脑软件方面的非凡才能,才编写了“熊猫病毒”,从而导致了严重后果。“熊猫病毒”作者犯罪固然与其思想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有关,但他的遭遇也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社会该为孩子成才提供怎样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