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窗花盛开的院子
· 谁都能够帮助别人
· 叩访阳明
· 温馨伴我行
· 古道秋正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窗花盛开的院子
□王全吉
  剪纸,是开放在民间的花朵,在秋去春来的四季轮回里,开放在乡间女子巧如飞蝶的手上。

  世间没有一种盛开的花朵,能像剪纸一样,寄托着人们无尽的祝福和心愿。那是乡间女子的心花,一茬茬抽芽,一茬茬开花。平淡生活中,透露出精致;平和心情里,流露出憧憬。

  剪花的女子坐在院子里,裙带当风,眉眼含春,一把剪刀裁剪着江南的日月。温软的春风从发梢拂过,如水的秋月撒给她一地的碎银。剪花女子的眼睛亮如星辰,手里的剪子有如黑亮亮的燕尾,在满目春光里精灵般低掠着飞舞。在春燕呢喃的飞舞里,鱼儿戏着莲花,百凤在初阳里歌唱,九龙腾飞,牡丹盛开……那是心灵世界明媚的春光,剪花女子开不败的心花。

  一江春水悄然东流,载着一江的缤纷落英。江南女子唱着乡间的歌谣,像院子里的果树,在岁月的风雨中依然繁花满枝。徜徉于富春江畔,面对着滔滔而去的碧水和载浮载沉的扁舟,或者伫立于瓯江边斜阳影里的村巷,我在民间的剪纸里逸兴遄飞浮想联翩。五代《武林梵志》曾载:“吴越钱王于行吉日——城外百户,不张悬锦缎,皆用彩纸剪人马以代。” 《桐庐县志 》中记载:“嫁娶之日,行亲迎礼用纸糊各种龙灯及竹马,穷极工巧。”在历史的长河里溯流而上,我们稍不留神就和民间的剪花劈面相逢,譬如迎春的爆竹声里,譬如行亲迎礼的队伍中,美丽吉祥的剪纸喜气盈盈扑面而来。

  我的面前,放着一本温州象阳镇的工艺精品画册,那巨幅细纹刻纸《红楼梦十二金钗》让我眼前风起云生,岁月流转。咫尺之间,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悠然展开,清风流水,花前月下,一群饱读诗书的奇女子亭亭玉立裙带披风,赏花扑蝶,结社吟诗,琴声悠扬。画面上柔美的线条勾勒出倾国倾城的秀色,细若游丝的刻痕,描绘着春风沉醉的阳光午后,周围精镂细刻的花边,仿佛是荣国府里的雕梁玉砌。这玲珑剔透、含蓄华丽的江南剪纸啊!

  在莺飞草长月白风清的江南,早期的剪纸艺术与民间刺绣有关,先是剪好底稿,再由温柔的纤手细细密密地绣出牡丹、绣出荷花,绣出帽花、鞋花、肚兜花。在瓯江边,倘若没有一种被称作“龙船灯”的民间传统娱乐相遇,也许就没有乐清的细纹刻纸了。在瓯江边的乡野里,相传明末清初,每逢元宵前后,各村的龙船汇集在一起相媲美,贴于龙船上的刻纸即为“龙船花”。新春佳节里,那里的人们扎起“龙船灯”,那是一种体积3至4米见方的龙灯,有龙头龙尾,“龙船灯”上装有古装戏曲人物,灯的四周贴着4至7层精细的被称为“龙船花”的细纹刻纸。入夜,上灯后,灯光把刻纸辉映得玲珑剔透,精美绝仑。“龙船花”的内容也不只是花草虫鸟,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山川景象,还有古典名著,都在龙船灯影和元宵的月色里展示着乡间人们烂熳的心事。

  在富春江边举办的全国十大神剪现场表演中,生活在瓯江畔的艺人表演着他那令人拍案叫绝的细纹刻纸。老艺人摸出老花眼镜往鼻梁上一架,码放好纸张,垫底的蜡盆,大小型号的剪子和特制的刀片,一手持木尺固定纸张,等闲坐定,对着面前的红纸凝视一会儿,这才胸有成竹地捏起刀片,眯着眼细刻。你永远想象不到,在温暖湿润的南方,沧桑的男人心里,心思原可以这般的细密、感情原可以这般细腻。在细如蚕吃桑叶的声音里,在刀片轻快灵巧的行走里,我看见亭台楼榭仿佛从晨雾中醒来,在水一方的伊人茕然独立,柳絮飞扬,春风沉醉……那细微到发丝的细刻绝技,能在一方寸鲁班尺的纸面上刻出40根细纹线条。

  捧着剪纸的画册,拈花微笑,初夏的时光绿肥红瘦。然而在西湖边的写字楼里,专家的声音充盈着叹婉的气息,她说现在已看不到“龙船灯”了,没有了“龙船灯”这个民俗活动的细刻纹纸,就像失去了土地的花朵,终于栖惶起来。会刻细纹刻纸的人愈发地少了,他们也曾在浮躁的网上寻觅海内外的钟情者,只可惜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知音在哪里?面对民间的细纹刻纸,面对在岁月的风尘里逐渐佝偻的背影,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能做的,也许只是把那些如花的剪纸,像标本一样放在博物馆恒温的展室,然后感叹惆怅,或者追忆,追忆遥远的乡间那曾经有过的江南故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5 窗花盛开的院子 □王全吉 2007-12-14 浙江日报000152007-12-1400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