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几年股龄的小吴最近被股市闹得很心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没几天,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第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4.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该标准创20余年历史新高。
货币政策从紧,意味着将有可能更多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比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这将对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普通投资者如何理财?记者今天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从紧”不是转熊,
资本市场仍有利好支撑
被最近的“调整”套得不浅的小吴,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是个大利空,考虑要不要尽早“逃”出。不过,不少专家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牛市转为熊市。虽然市场资金面将会收紧,但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总体仍然有限。
据称,美国在2003年之后曾经连续十多次抽紧银根,但同期股票市场是走好的。中信金通首席分析师钱向劲认为,国内经济高速增长、企业效益的改善、本币升值以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等一系列利好因素,将在一定程度冲抵部分影响。明年可以关注拉动内需的消费类企业,商业旅游板块将有积极效应。
至于缺乏把握的普通投资者,钱向劲建议还是选择投资基金等更为稳妥的理财品种。招商银行贵宾财富管理中心主任姚进认为,总体上像今年这样的“储蓄搬家”热度不会再现,但这一趋势仍会继续。投资者还是可以通过合理的理财规划,获得较高的收益。
调整收益预期,
注意低风险资产配置
随便买只基金放一年就能赚一倍的情形,到明年将变得稀有了。姚进表示,投资者最好调整收益预期,可考虑多配置一些低风险资产。最好的办法是配置一些如保本的传统理财产品、债券型基金,可以在市场出现波折时减少损失并增加操作的主动性。
东亚银行杭州分行有关人士则建议关注利率变化,可以适当减少长期存款,因为在一个利率不断上升的趋势下,长期存款可能造成利息损失。不妨选择一些理财产品赚取比银行定期存款高的收益,还可适当选择一些硬通货如黄金等进行投资。
记者注意到, 不少银行已经在开展调研,以便在明年推出新的产品与服务。招商银行近日发行的“金葵花”新股申购15期理财产品,就采用了打新股与信贷资产组合的方式,既参与新股申购,也可以在不申购时投资信贷资产。银行可以减少信贷资金压力,而投资者可以从中获得较稳定的收益。
保险方面,在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寿险产品的保底收益率与银行利率的差距趋于拉大,但保险产品的分红也可能“水涨船高”。是否有较好的收益,还取决于各家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
(本报杭州12月12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