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新闻周刊·万家灯火
3  4  
PDF 版
· 被冷落的“圣诞大餐”
· 五彩缤纷新职业
就业专家挨个评
· “离婚展”教你科学离婚
· 网友反馈:家长有的羡慕,有的“炮轰”
· 严母“育儿经”竟遭炮轰
· “浙报网友会”一周网友妙语
· “严母”自述:从小做规矩着眼于孩子未来
· 专家观点:“严母”育儿经有可借鉴之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12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被冷落的“圣诞大餐”
本报记者 陈惠 通讯员 丁君
  随着月末圣诞节的来临,此刻的商家已着手筹备一年一度的圣诞大餐。杭州某五星级酒店宴会厅推出了1380元每位的豪华阵容,另一家酒店以液晶电视头奖为噱头,宴会厅每人1668元。“西餐厅比起宴会厅要便宜不少,888元每位,订出去的位置以外国客人居多。”国大雷迪森的服务员介绍。

  在环北小商品市场,各类圣诞节的装饰品也悄然摆上了柜台。店家介绍,销售的旺季也就在这两周,不少都是以单位名义过来批发采购。圣诞雪人和雪花的销量比较好,也有一些是欧美国家流行的铃铛和圣诞老人,受中学生和部分年轻人的欢迎。

  比起饭店和小商品市场,商场也已开始将重点移至岁末。银泰的工作人员介绍,平安夜当天才知道活动的力度。而杭州大厦的服务台则明确地说,往年的打折力度都是年底最大,圣诞节期间的活动力度不会很强。

  在商家大肆渲染的同时,记者在网上发布了一则调查——“今年你打算如何过圣诞节?”结果出乎意料,记者发现,不少人对圣诞的热情在逐渐下降,甚至淡出了庆祝的行列。提前计划圣诞出游的人少了,攒钱买圣诞礼物的情侣少了,一心等着圣诞热闹一把的人也少……

  九成人不会花大钱吃大餐

  “要花上千元庆祝圣诞,太离谱了。”在事业单位上班的张小姐听到这样的价位,说话的分贝也提高了一半。她的想法几乎是所有网友的声音,九成的人表示不会花大钱吃“圣诞大餐”。

  “这一天感觉和平时没有很大的差别,最多就是会圣诞夜去教堂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氛围,然后就是大家碰到了会说一句圣诞快乐。”张小姐坦言,单位没有在圣诞节专门组织过活动,偶尔有兴致好的几个办公室会在玻璃窗上贴雪花,大家也谈不上特别喜欢。

  “我们也不是商家,天天‘逮着’节日就过。”张小姐觉得,“圣诞节也不是法定假日,并不能彻底地放松”。对于她而言,真正会“动动脑子”好好过的,还是那些法定的节假日了。

  圣诞节在西方是最隆重的节日,但不少人在圣诞节里却找不到过春节的感觉。“我们家已经在饭店提前定好年夜饭了,但不会预定圣诞套餐,家人团聚一般不会选择在圣诞节。”周小姐在一家外资企业上班,她说,每次看到美国同事提前回去过圣诞时,自己反而会更加期待过春节,因为两个节日对两个国度的人而言,含义是一样的。

  的确,记者对杭州部分饭店调查后发现,预定年夜饭的数量远比圣诞节多得多。杭州用餐人气指数最旺的外婆家表示,年夜饭的预定早就开始了,可专门冲着平安夜定餐的人却很少。“今年也没有特别推出圣诞套餐,如果客人提出要求,饭馆会根据每桌菜的价格进行配菜。”

  校园隆重社会冷淡

  从事外贸行业的王先生感慨:“‘圣诞’一词自从大学学业结束后,便基本从我的生活中消逝了。作为一个受过根深蒂固的东方文化熏陶的中国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加发现西方的文化始终不能占据一个土生土长中国人的生活。”

  他的看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观点。他们曾经是圣诞节最大的“消费群”,彻夜狂欢、度假旅游都曾以圣诞的名义经历过。但是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增加,圣诞节逐渐淡出生活的重心。

  “在学校的时候,没有发现自己本土文化的深厚,不少人都在跟风崇洋。为了‘A、B、C’成绩能及格而挑灯,并以自己能多说几个英语单词而无趣地骄傲。由于对本土文化的知之甚少,使得外来文化迅速占领了心绪。”王先生觉得,以前很多大学生可以分不清重阳节和端午节,但不会不清楚2月14日和12月24日的含义。

  随着这几年,大家对本土文化逐渐重视起来了,加上中国一直努力申奥的成功,使得人们更觉得一个大国应该展现自己的文化给世界。不少人也从只了解2月14日的情人节,慢慢地了解七夕节。

  网友“晶晶”在记者发布的调查后面跟帖,“洋节日本来就是西方舶来品,中国人无法感受过圣诞节的真正意义。就像西方人过春节也就舞个狮,吃个中国菜一样,过多了就腻了。一开始,大家觉得过圣诞还挺新鲜、挺高档的,但这永远不是我们的传统,过过也就淡了。”

  学生只为寻开心

  当记者将同样的调查在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的论坛上发布时,得到了部分在校学生的热烈反响。“圣诞节酒吧舞厅都有活动,商场也有促销,大家都忙着送贺卡、逛商场,学校里也组织爬山、开晚会,这算是春节前最后一次快乐的节日吧。”今年打算参加酒吧派对的大一女生小刘说。

  最热衷过圣诞节的当数年轻大学生,虽然有些人并不了解圣诞节的真正内涵,但他们觉得,过节就是想找点乐子,放松一下。“每年有很多节日,传统的,外来的,这纯粹是给自己找个开心的机会。”今年大四的男生小陈表示,这是和本科同学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圣诞节,准备到钱柜通宵唱歌。

  也有一些从事业务工作的人表示,圣诞对于他们来说,可以多一个名正言顺联络“感情”的社交时间。

  靠商家渲染的节日缺乏生命力

  “周末带着女儿去超市,还没进门就看见到处是圣诞节的标语广告,进了门扑面而来的圣诞节喜气洋洋,就给孩子买开圣诞铃铛贺卡袜子什么的。”趁周末带小孩逛街的杨女士提到圣诞节,第一反应就是给孩子买玩具。

  记者发现,大多数中年人关注圣诞节,往往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我从来没把圣诞节当成节日来过,过不过圣诞无所谓,如果不是孩子吵着要过,绝对不会凑这个热闹。”不少中年人的想法和杨女士类似,纯粹为了孩子过节购物,他们自己并不热衷于过节,有人甚至还不知道哪一天是圣诞节。

  也有不少网友一提起圣诞节便会下意识捂紧自己的钱包,“其实想想,买什么东西最后赢的都是商家,输的都是我们,挺没劲的。”

  “最多的还是商家为了利益制造气氛,最大的受益者是他们。商家从不关心过什么节,更不关心这节是洋节还是传统节日,他们要的就是这个‘由头’。炒作也好,新奇也好,目的就是要赚钱。要是没有了商家的推波助澜,那些洋节也红火不到什么地方。”

  林小姐是热衷逛商场的女士,她觉得,“圣诞就是找个机会多为父母准备一份礼物,一家人高兴一下”。在她看来,多一次让自己开心、让父母高兴的机会更重要。

  持有这类看法的受访者不在少数,他们大多是远离父母和家人的大学生或者打工者。“春节要和父母团聚,长假还要走亲访友千里奔波,和身边的朋友真正能享有的节日,就只有这些洋节了。”

  家在湖南的小吴这么总结,“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不会刻意去过这些洋节,但也会借这些洋节问候一下朋友,沟通一下感情,收到朋友们的祝福,也一样开心快乐。”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万家灯火 00014 被冷落的“圣诞大餐” 本报记者 陈惠 通讯员 丁君 2007-12-13 浙江日报000142007-12-13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