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劳力就是资源:“农民信用”苍南破冰
· 浙江经验:
农村征信破解
融资难题
· 紫菜花开海上
· 一个劳力就是一个资源
· 18万农户建立信用档案
· 穷人如何贷款
· 劳力就是资源:“农民信用”苍南破冰
· 为农村配置金融资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2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为农村配置金融资源
  实际上,这个信用档案是一个动态的管理体系。在农户每次贷款和还款时,都会根据新的情况进行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苍南县支行行长张步湘对这个档案就高度评价,认为“应用前景很大”。但和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不同。“我们的信用体系是针对个人的,而苍南信用联社的金融档案是针对农户家庭的。”

  陈宏强认同这种评价,但认为这“只是一个前景”,在国家出台专门针对农村的融资政策和渠道之前,这只能是一个基础性工具,而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苍南农村信用联社授信了45亿元,但并非全部能落实。“我们所拥有的金融资源有限,目前所有贷款中支农贷款占到65%以上,每年有35%的增长,就已经不错了。”

  2007年,为解决金融资源难题,苍南县农村信用联社通过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开办代理业务、与中国民生银行等开展资产买卖、吸收邮储协议存款、向人行申请支农再贷款支持等措施,先后引进域外资金近10亿元。

  陈宏强承认,尽管信用联社对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基本上都予以满足,但对于整个农村金融市场来说,资源远远不足。“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村不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金融市场,它还需要扶持。”

  有一个例子,有一家新办的村镇银行,就开在建设银行旁边200米处。“你说建设银行都感兴趣的地方,不是城郊就是发达的乡镇,这样的地方本来就不缺乏金融资源。”

  “几千元、一两万元的贷款,还得下乡做那么复杂的项目考察,商业银行根本看不上眼。农村本身不具备市场化金融服务的条件,在这个地方,只能是政策性融资,我们现在所建立的金融档案,就是最基础的工作。”陈宏强说,“农民只要有本金就可以发展,但我们有时眼看着好项目却束手无策。关键还是要拓宽农村融资渠道,比如让符合条件的农信社发行支农债券等,通过金融资源的市场配置,让更多的城市资金流向农村。”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为农村配置金融资源 2007-12-12 浙江日报000102007-12-12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