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体育周刊
3  
PDF 版
· 特奥进社区 你行我也行
· 奥运福娃的问候
· “奥博会”为北京奥运会增色
· 张艺谋“验收”
北京奥运“第一形象”
· 北京奥运会主题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昔日走路不稳常摔跤的孩子,成了特奥会上的奖牌明星;说话不清的女子,唱起了越剧演起“济公”——
特奥进社区 你行我也行
本报记者 高丽敏 通讯员 赵明 文/摄
  “你行我也行”,上海世界特奥会的口号让很多人认识到了智障人士这个特殊的群体,而今,在杭州下城区,“特奥进社区”活动的开展让这一群体有了更多“你行我也行”的机会。据了解,下城区残联在全省率先开展“特奥进社区”工作,力争让特奥工作普及到每一个社区,并辅以为残疾人量身打造的一系列体育运动方案,让残疾人真正乐起来。

  潮鸣街道工疗站,这个专门从事各种精神疾病和弱智群体康复工作的场所,似乎是一个浓缩的“特奥会”场馆,有跑步机、健身器以及各种辅助康复设备,两三个残疾人正专心锻炼。工疗站专门开辟有一间视听室,放着成套卡拉OK设备和专业耳机。“每到星期五的康复训练时间,这里更热闹,打羽毛球的,打乒乓的,跑步的,他们可喜欢了!”潮鸣工疗站站长侯素琴介绍说。

  潮鸣工疗站只是下城区智障人士活动场所的一部分,像这样的工疗站下城区8个街道各有1个。除工疗站的日常活动外,今年以来下城区积极开展“特奥进社区”活动,全年结合各种残疾人节日,有计划地开展竞赛活动、融合运动、娱乐活动、领袖培养和健康打造等五大项目活动。在竞赛活动项目中,就有街道特奥会、社区特奥会、家庭特奥会等不同层次的赛事,涵盖了田径、篮球、轮滑、羽毛球等多种项目比赛。为了确保工作的广泛开展,下城区还规定社区周周要有活动,街道月月要有比赛,区残联每年至少举行两次集中展示。据统计,2007年,下城区共开展区、街道活动56次,2380人次参加。多姿多彩的活动让智障人士走出封闭的家,心情也随之快乐起来。

  “对智障人士来说,精神康复是最大的康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动起来、乐起来,使他们有机会成为对社会有用、被社会认可和尊重的公民。”下城区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阮静弟说。一般来说智障人士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无法就业,往往被家人整天关在家里,很少外出活动,导致自我封闭,时间一久,易导致弱智伴精神障碍,残疾程度加重后又拖累家庭,形成恶性循环。让他们走出来,对自己、对社会都能起到积极作用。“特奥进社区”要搭建的,就是让智障人士完善自我、展示自我的一个平台。

  有了设施,有了场所,几年来通过运动、劳动、娱乐活动,下城区涌现了不少智障“明星”:昔日走路不稳常摔跤的孩子,成了特奥会上的奖牌明星;说话不清的人,唱起了越剧演起“济公”。11岁的小帆是重度脑瘫儿,没到下城区健康教育学校前,走路经常摔跤,两个额角各摔出一个红红的包,经久不退,看得爸爸又心疼又无奈。在老师和社区人员的一系列康复训练下,小帆走路稳当了,头上的包也渐渐退了下去。老师还发现这孩子有很好的体育天赋,将他吸收入学校的体训队。之后,小帆参加了2006年上海特奥会国际邀请赛,还获得了100米银牌、垒球铜牌!如今,在杭州市特奥会、杭州市残疾人青少年田径游泳锦标赛等赛事上,都可以看见小帆活跃的身影。小帆爸爸连声称谢:“要不是你们无微不至的工作,哪有他领奖的辉煌!”

  潮鸣街道工疗站的张红英也是“明星”中的一位。张红英刚来的时候,话也说不清楚,经过工作人员的心理疏导、康复治疗,现在的她,不但成了工疗站的卫生、伙食好帮手,还能亮开嗓子,表演一段“济公”,唱一段越剧。如今,年近四十的她还主动承担起大姐的角色,帮助其他智障人士共渡难关。一位家住刀茅巷的智障女子小杨,平时胆子很小,父母也不放心她单独出门,张红英每天接送小杨到工疗站,时间一久,小杨不再胆小内向,两人也成了相交颇深的小姐妹。

  特奥进社区,除了让智障人士多了认识社会、增强自信的机会,也让社区周围的居民多了理解、帮助这一特殊群体的机会。在今年5月的区级特奥进社区活动里,智障人士和健康人走到了一起,来自下城区其他学校的健康孩子陪着智障孩子一起滚轮胎、玩皮球,在一个又一个融合活动中,居民渐渐消除了好奇和歧视,走到主动帮助智障孩子的队伍中。

  “特奥进社区”活动还主动消除障碍,方便智障人士等残疾人走进社区;并想方设法让体育设施也进入残疾人家里。为方便残疾人出行,下城区进行了“扶手”工程。下城区许多六、七十年代建造的老房子楼道没有扶手,残疾人上下楼道不方便,为此,政府今年给全区所有没有扶手的楼道全部安装扶手,截至10月底,共完成扶手安装4015米,共126幢,990个楼层。许多“望窗兴叹”的残疾人因此走出了大门,融入社区。从2006年开始下城区还积极推进“百万康复设施进家庭”,把康复训练器材、残疾人用品用具、家庭无障碍设施等送进全区残疾人家庭,两年来为3500余户家庭送去4000余件残疾人辅助器具和健身器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体育周刊 00016 特奥进社区 你行我也行 本报记者 高丽敏 通讯员 赵明 文/摄 2007-12-7 48256F32002924A6482573A9002A0F70[A2-高丽敏≈B1-章新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