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新昌12月6日电(记者金敖生 新昌县报道组 陈益) 本报12月3日刊发的《新昌一高中生撰写古代战争史》一稿,引起了读者和网民的浓厚兴趣。大家认为,高中生吕品江一门心思写战争史,其间还休学了两年,肯定会影响到他的学业,他父母支持他,一定是非常开明的人,因此很想了解他家庭的情况。为此笔者专程赴新昌进行了采访。
吕品江的父亲吕增灿经营着一家塑料企业,说起支持儿子搞战争史研究的事,他说其实也有一个从不支持到支持的过程。
吕品江10岁时,就颇为“另类”,经常花几百元钱买历史书并“疯狂”地读。父亲怕儿子影响学习,反对儿子过于痴迷历史。儿子10多岁时想出外考察,他没有同意,结果儿子偷偷地跑了出去。看到儿子这么倔强,而且小小年纪居然写起了史书,父亲的态度开始转变。
他说:“只要儿子有信念,真正走出一条路,就应该支持他。”由于买书和外出考察都需要钱,他总是尽量满足儿子。为了给儿子更多的支持,吕增灿有时放下手头工作,陪儿子外出实地考察。最近,他又投资100多万元为儿子开了一个出租古代服装的公司。吕增灿说,对儿子目前的成就他是比较满意的,但还是希望儿子能去上大学、有所作为。
吕品江的母亲何爱燕也对儿子的“另类”十分支持。她文化不高,在学习上帮不上儿子什么忙,便在生活上精心照顾儿子。儿子写书至深夜,她总是烧好夜宵后才去睡觉。她说:“儿子爱学习,应该是个好事,至于他学什么,这是他的兴趣爱好,应该顺着他来。”
吕品江十分感谢父母对他的支持,他说,父母对他的支持除了资金,还有精神上的鼓励。每次遇到困难时,父母就是他的坚强后盾。据了解,吕品江现在文化成绩除了历史特别优秀外,其他课目一般。眼下,他既要上课,又要研究历史、经营服装公司,成了一个大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