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生活消费
3  4  
PDF 版
· 下周六,
家门口轻松淘大牌
· 为健康酿酒
· 来,一起挑战吉尼斯跳绳纪录
· “三高”人群,冬季谨防脑中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省农博会上,一只大酒缸迷倒了众多杭州人,因为大酒缸里不仅装着酒,
也装着700多年的丹溪文化——

为健康酿酒
●文/骆逸群
  “大酒缸又来了!”12月1日至5日召开的省农博会上,一大缸带着酒糟的丹溪红曲酒,摆放在用红木家具装饰的古色古香的展位上,散发着沁人心脾的绵绵酒香。

  许多惦记着这只现场酿酒大缸的杭州市民,纷纷拎着大瓶小桶,拥到大酒缸前争相抢购。“以前在家做菜,我用的是那种几毛钱一袋的袋装黄酒,做出来的菜总达不到效果,特别是鱼鲜很难去除腥味。后来用了丹溪红曲酒,发觉无论是烧汤还是做菜,都别有一番风味,所以就认准它了。” 家住濮家新村的杨大妈好不容易“抢”到一塑料桶丹溪红曲酒,开心地说。

  “生意太好了,不仅酒卖空了,连酒糟都一抢而光。”面对杭州人的热情,义乌市丹溪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豪锋笑容中带着几分无奈。

  丹溪红曲酒出自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朱丹溪的故乡——义乌市赤岸镇。700多年来,那里的人们一直以朱丹溪所著《野客从书》的独特配方自制红曲、自酿红曲酒。其礼乐典章、世俗风雅,也无不洋溢着“红曲酒”的芬芳:“满月酒”、“周岁酒”、“寿酒”、“定亲酒”、“交杯酒”、“回门酒”、“上梁酒”……可谓“无红曲酒不成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红曲的应用价值不断得到发掘。日本有关专家学者多次前往赤岸考察研究,欧美等发达国家也争相将红曲列为研究开发健康食品的重要“题材”。为传承丹溪文化,朱丹溪后裔朱兰琴和其丈夫陈豪锋,全力挖掘红曲资源,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工艺相结合,通过菌种选育,将传统的分堆降温、供氧、并堆保温制曲工艺改进为通风培养制曲法,降低污染机会,提高制曲效率和质量。同时,在红曲酒的生产过程中保持纯手工天然大缸发酵、木榨过滤、自然澄清。而酿酒用水则一律采用丹溪源头水——国家一级保护的柏峰水库水源,以保证酿造质量。

  “老缸酿新酒,新酒更醇香”, “丹溪”红曲酒现已成为黄酒业唯一通过国家农业部有机食品认证的产品,能补充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养分并分解清除肠内油腻,帮助消化,红曲酒内降血压的氨基丁酸含量则由原来的每公斤84毫克提高到700毫克。更令人称奇的是,长年适量饮用“丹溪”红曲酒的人身体好,脸色红润,血压正常。2000年,“丹溪”红曲酒首次参加省农博会,便成了展会上的“明星”,不少杭城市民品尝之后,纷纷希望把丹溪酒引入杭州。为此,朱兰琴和陈豪锋特地在杭州清河坊高银街开了一家丹溪酒专卖店。

  “健康要从厨房开始。厨房烹饪用酒不仅影响菜的口味,也事关人们的健康及生活品质,万万马虎不得。”朱兰琴和陈豪锋说,“企业虽然要创利,但更要有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丹溪酒既然以丹溪为商标,我们就要做好丹溪酒文化的文章,而这篇文章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健康酿酒。”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生活消费 00012 为健康酿酒 ●文/骆逸群 2007-12-7 48256F32002924A6482573A8005090F9[A1-骆逸群≈B1-骆逸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