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金婚老人解释的幸福定义
· 一个村十对“金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个村十对“金婚”
■记者 叶寒青 通讯员 孙成平 张望
  当接到义乌市赤岸镇柏峰村村民报料,当地有十对金婚夫妇后,作为摄影记者,我们立刻赶到了柏峰村。这会是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养育出那么多高寿的老人、幸福的婚姻?

  晒谷场上的金婚“派对”

  12月3日,在联系好后,我们应约赴义乌市赤岸镇柏峰村。因为得知记者要去,村里专门为此举行了一个金婚老人联欢会。

  柏峰村地处义乌、永康、东阳三地交界的山区,由于路途遥远,我们赶到镇里的时候,村民电话已经多次来催了,而去村里还有5公里。为了这次活动他们已经准备多日,大家聚齐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在这个商品经济发达的地方,不少7旬老人平时还在上班,听说省城的记者要来,特意请了假的。

  走进村里,只见三面环山围着一潭水库的清水,确实是个养人的地方。11对老人在篮球场上,有的在给老伴拿镜子整衣服,有的在给老伴戴小头花,虽然没有特别穿什么漂亮的新衣,但是老人们说着我们听不懂的土话,认真地议论着怎么排位置,如何摆姿势,最后一致同意男的将手放在老伴的肩膀上,既实际又显亲昵,毕竟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啊。过后,当记者要给63年婚龄,可算钻石婚的杨炳熹夫妇单独拍照的时候,大家顿时活跃起来了,加上围观的村民,二老显得很不好意思,精彩瞬间也尽收镜头。

  唱起50年前的恋歌

  杨炳熹夫妇是这些老人中的一对,今年85岁的他与老伴金银凤是1944年结婚的。前段时间,电视连续剧《金婚》热播,杨炳熹是一集都没落下。这次就是他看到浙报上征集金婚老人,十分兴奋,听说记者要来,他与村老年协会会长杨铭春一合计,决定给金婚、钻石婚夫妇开个联欢会。

  “装一袋旱烟,倒一杯茶,今天和你说说知心话,张大妈,提起我俩的婚事,你不要操心了……”上午10时30分,柏峰村篮球场上传出阵阵歌声。歌是柏峰村里的11对金婚、钻石婚夫妇一起合唱的。

  77岁的杨樟泽说,上个世纪50年代,这歌是配合宣传刚颁布的《婚姻法》的,由于它倡导婚姻自由,当时非常流行,年轻人都爱唱。柏峰村老年协会会长杨铭春站在一侧,打拍子指挥着。对自己能将村里的金婚、钻石婚夫妇召集起来开这个联欢会,他很是自豪。老人的欢歌笑语同样感染着围观的每一个人。

  54年前的结婚证

  一曲唱毕,村民杨炳益拿出了自己和老伴杨宝琴的结婚证给大家传看,这张结婚证是他们于1953年10月5日领取的。结婚证的中央,各贴着一张杨炳益和杨宝琴的一寸照;结婚证四周的纹饰特别丰富多彩,除了大红的喜字外,还有红旗、和平鸽、稻穗、石榴等。杨炳益清楚地记着领结婚证前后的一些细节。当时赤岸还没有照相馆,他和老伴是走路到佛堂拍结婚照的。拍好照,他们又过了一个星期才取来照片,然后到乡里的文书那里领来结婚证。“证领回家后,我们就将它贴在放衣服的木箱的盖子里侧。每次去打开箱盖,都能看到它。”杨炳益说。

  分享牢固婚姻“秘诀”

  有着63年婚龄的杨炳熹平时看电视和报纸时,常会看到一些年轻夫妇动辄离婚,这让他常感不解。昨天,他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年轻人一起分享婚姻牢固的“秘诀”——交流、宽容和理解。

  杨炳熹说,“大跃进”那几年,他与妻子金银凤常发生口角,但都是因为生活困难所引起的。妻子特别理解,也挺宽容。后来,生活改善了,也不用为生计发愁,再回过头看以前的艰难生活,更是让他们彼此珍惜在一起的岁月。

  杨炳熹说,夫妻朝夕相处,少不了会磕磕碰碰,吵吵架也在所难免,不吵反倒不正常了。但是,吵归吵,可不能伤害对方。

  他们婚姻长久的法则是,交流、宽容和理解。

  长寿金婚相辅相成

  柏峰村三面环山,紧邻柏峰水库,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山清水秀,让该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长寿村,共有人口7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村民就有145位。村老年协会会长杨铭春说,柏峰村目前除了一对钻石婚、10对金婚夫妇外,还有30多对银婚夫妇。村长认为,村里出这么多金婚、钻石婚的夫妇,当然与村民长寿分不开。

  然而,村民杨炳熹还有自己的见解。“要我说,除了自然环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这里民风好。比较讲传统,人际也融洽,使得我们村里的婚姻特别牢固,人也特别长寿。”这个有着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85岁老人说,“村里,夫妻、父子、婆媳、妯娌、邻里关系都十分好,相处讲道理,祖辈下来就是这样。大家关系都融洽了,邻里就不会因一点小事吵架,夫妻也不因为一点小事离婚,人的心情好,自然寿命也就长了。”

  所以他的话让我们了解了“金婚村”的奥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社会 00013 一个村十对“金婚” ■记者 叶寒青 通讯员 孙成平 张望 2007-12-6 48256F32002924A6482573A6004C82A8[A1-叶寒青≈B1-臧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