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克隆,将走向何处
· 真真假假10年克隆路
· 克隆猴大赛
克隆人之前的最后一道坎
· 终结干细胞研究的伦理争议
多利羊之父“转型”
· 新技术风险尚待评估
克隆是不是就此划上“休止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克隆猴大赛
克隆人之前的最后一道坎

  走进中科院昆明灵长类研究中心的大楼,没有听到想象中猴子的吱吱乱叫。一尘不染的楼道里非常安静,有几间办公室敞开着门,视线所及都是冷冰冰的仪器,偶尔有几位穿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

  11月14日,美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恒河猴胚胎的消息,在这里掀起不小的涟漪——这里是中国克隆猴研究的大本营,这个国家973项目(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学名叫“非人灵长类克隆及治疗性克隆的机理研究”,于2006年正式开始,计划在5年内利用和克隆多利羊相似的手段,获得体细胞克隆恒河猴,并从克隆胚胎中分离干细胞系。

  除了美国和中国外,“据我所知,新加坡和韩国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灵长类研究中心副主任严晔告诉记者。猴与人同为灵长类,有太多的相似性,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克隆猴是克隆人之前的最后一道坎。但相比其他动物,猴子也更难被克隆,这是一场考验智慧与耐心的较量。

  在这场克隆猴大赛中,现在,美国俄勒冈国家灵长类中心的科学家暂时领先。11月14日,科技杂志《自然》报道了该中心科学家沙乌科莱特·米塔利波夫小组的成果:利用细胞核转移技术,成功克隆出恒河猴胚胎,并提取出两个干细胞系。这是人类首次以体细胞克隆的方式获得灵长类胚胎,如美国细胞高级技术研究所科学家罗伯特·兰扎评价说,“就像冲破了一道屏障”。

  在此之前,2004年,韩国黄禹锡曾经宣布成功克隆了人类胚胎并取得干细胞系,可是一年后,黄禹锡被曝造假。随后学校的调查发现,压根没有任何一个胚胎被培育成功,黄禹锡在《科学》杂志上的相关论文也被撤销,几乎身败名裂。

  这次,为了防止类似的丑闻再一次出现,《自然》杂志邀请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科学家戴维·克拉姆和他的同事组成独立小组,对克隆猴的成果进行验证。克拉姆教授告诉本报记者,米塔利波夫小组所取得的干细胞系确实来自于克隆胚胎,它们和“母体”——一只10岁雄性恒河猴拥有一样的染色体标记,就是这只猴子皮肤细胞的细胞核,被植入另外一只母猴的去核卵细胞中,完成了克隆胚胎。

  米塔利波夫小组从最初起步到现在,已经奋斗了10年,仅卵子就耗去了1.5万个。虽然他们仅获得了胚胎,并非克隆猴婴儿,但这项成就依然称得上重大。11月22日,《自然》杂志再次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了这项成果,指出该方法“也许也适合生成来自人类的胚胎干细胞”。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克隆猴大赛
克隆人之前的最后一道坎
2007-12-6 浙江日报000102007-12-06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