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为创业创新提供坚强保证
· 企业贷款搞科研最多可获一半贴息
· 我省开展法律服务实践活动
· 我自豪
我是志愿者
· 要闻简报
· 三门湾发现珍稀野生橄榄蚶
· “英雄不问出处”好
· 我省开展“两法”
宣传日活动
· 浙江在应对挑战中寻找发展新机遇
·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 让十七大精神深入人心
· 最值得回味的人生经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环境好了 海水蓝了
三门湾发现珍稀野生橄榄蚶
  本报三门12月4日电 (记者 叶晖 通讯员 朱曙光 倪中勇) 今天上午,三门县海洋与渔业局与温州大学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取得联系,即日将派人前往该研究所,合作对刚刚在三门湾海域浦坝港滩涂上发现的珍贵野生橄榄蚶,进行人工苗种繁育研究。

  三门县海洋与渔业局水产养殖科负责人徐光庆告诉记者,11月下旬,该局科技人员在浦坝港调研时,惊喜地发现了难得一见的零星野生橄榄蚶。据介绍,野生橄榄蚶在我国沿海一带已不多见,除江苏沿海有少量外,我省只有温州瓯江口灵昆岛附近滩涂有零星分布。2004年,温州灵昆镇养殖户黄成梅在虾塘内捞了10余公斤天然橄榄蚶苗,而后就没有再发现。但三门湾海域这次发现的数量比温州那次多得多。

  橄榄蚶因壳表白色,且披橄榄色外皮而得名,它的肉质比泥蚶更鲜美,且富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既是高档的菜肴,又是营养保健食品。

  业内人士认为,三门湾海域这次发现橄榄蚶,得益于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整治。据了解,近几年三门县采取有力措施,关停和迁移了沿海多家化工企业,使县内健跳港、浦坝港等的海水水质得到一定改善。

  徐光庆说,橄榄蚶苗种可以在围塘养殖,当年可养成,是海水养殖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果人工繁育苗种成功,可全面普及养殖,前景看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三门湾发现珍稀野生橄榄蚶 2007-12-5 DE057AD6F64DB09B482573A7004FE8D8[A2-叶晖≈B1-吴雅茗≈B1-王国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