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孙子兵法》
走进课堂教学
· 中国湿地博物馆将会好看又好玩
· 瑞安“阿柳班”要办戏校
· 周末,花20元看
浙昆青年演员专场
· 电子病历跟随你一生
· 骨髓移植可避免排斥现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电子病历跟随你一生
嘉兴八成以上城乡居民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
从村卫生室到市级医院通用,生过啥病、服用啥药统统记入

  本报嘉兴12月4日电(记者 肖国强 通讯员 王颖 俞欣) “吸烟30年、每天10支,喝酒25年、每月15次每次2两黄酒,口味偏咸,上月在市一医院做过胆囊切除手术,尿常规正常……”家住嘉兴市余新镇石堰社区63岁的沈大伯,近日在石堰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电脑上,仔细地查看着自己的健康档案。

  像沈大伯一样,在嘉兴,如今已经有八成以上的城乡居民有了这样一份个人电子健康档案。这份档案就是一张电子病历卡,上面记录着每个人一生的健康信息:看过什么病、吃过什么药、做过什么检查、生活习惯如何、家族病史情况等等,都写得清清楚楚。

  不久前,石堰社区的计彩英大妈因为感冒头痛,来到小区门口的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生曹金在电脑上一输入大妈的个人密码,计彩英的个人信息就立刻从屏幕上跳了出来:血压偏高,乙型肝炎,2006年3月16日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肝病科检查,用药;2007年1月5日在该院内科复查。

  “大妈,你最近肝这里痛不痛?血压原来有点高的,再重新测一次吧!”曹金在确诊计大妈这回只是感冒后,给她配了60.4元的感冒药,她当场报销了40%,自己只付了35.8元。而在去年看门诊,计大妈要自己先垫付全部药费,然后拿着报销凭据赶到镇政府去报销。“现在看病真是方便多了。”计大妈高兴地说。

  过去,老百姓到医院看病,用的都是各家医院的纸质病历卡,不但健康信息记录不全、容易遗失,而且由于各家医院的门诊病历卡和检查单互不通用,也使得就诊过程中医生对病人的健康信息不能及时掌握,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增加患者的麻烦和负担。嘉兴市从去年起建设居民健康信息系统,为全市城乡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变“死档案”为“活档案”。

  “我们的目标,是为老百姓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管理一生、受益一生。”嘉兴市卫生局副局长沈勤介绍说。目前,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已经启用并实现了市、县、镇、村四级医疗机构联网。无论是农民还是城里人,只要手持“市民卡”或身份证,就可以直接到所有的医疗机构看病,上至嘉兴市所有市级大医院,下至村卫生室,合作医疗门诊住院费用都能实时报销,还能方便各家医院互认检查结果,免去病人重复检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电子病历跟随你一生 2007-12-5 48256F32002924A6482573A60027EF3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