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求学求职
3  4  
PDF 版
· 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 近期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播报
· 注重引导 强化素质 突出服务
· 校园“综合演出季”成为用人单位“饕餮大餐”
· “订单式”培养开启就业绿色通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基层就业和创业的密码
  在第二届浙江省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上,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捷报频传,参赛的七支代表队全部获得大奖,成绩居全省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第一名;在第四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比赛中董海萍同学摘得全国总决赛桂冠,并获得最佳表现奖,该学院被评为最佳培养奖。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走向“大众”的大趋势下,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重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了“求真务实,和谐创新”的优良传统,培养了像“全省十佳青年”夏国桥等一大批杰出的毕业生。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就率先专门为在校大学生构筑了一个在校园里开始创业的平台——大学生创业园,并将其纳入学院实践性教学体系重要内容。该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说:“学院历来秉承‘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教育为中心’的办学理念,重点培养在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会学生在创业精神的指引下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应对困境、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更积极鼓励毕业生基层就业和创业。”

  团队合作成就创业梦想

  创业新星1号 方泼金:淳安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大三学生,锐合经济信息服务部和佰欣经济信息服务部总经理。

  方泼金同学不仅自己创业,还通过组织旅游活动、演讲会等形式,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与体会,帮助其他有创业愿望的同学关注创业、参与创业,不断提高对创业的认识,并帮助他们克服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他的努力得到了积极效果,目前他所在的信息系已经成为学院创业活动最活跃的系。

  创业经:在创业中要学会思考,要把握好方向,要能看到机遇。创业是个大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精雕细啄。第一、注重人脉的把握和资源的掌握。第二、主动学习一些技巧实战性的东西。第三、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如“挑战杯”创业大赛,在大赛中提出自己的创业想法,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第四、善于抓住机会,多与其他企业合作和沟通。

  小城市更适合我们创业

  创业新星2号 仇立标:宁波市宁海县人,2005年毕业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现为宁海亿达电脑商行总经理,月营业额8至10万元。

  与当今很多大学生一样,2005年毕业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仇立标,在校期间就一直有自主创业的想法,毕业后就选择回家乡宁海实习,期间主要是在电脑店里装机、装系统、做电脑服务等电脑工作。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加上在校期间所掌握的过硬的网络技术,仇立标在宁海开始创业,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经过两年的努力,仇立标现在已经有自己的宁海亿达电脑商行,有十几名员工,形成了规范稳定的运作流程。由于亿达电脑公司的服务和技术受到客户的青睐,在宁海知名度也越来越大,不少大项目主动找上了门。

  创业经:学校就是增加知识的场所,在学校除了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自己的实践能力外,还学习了怎样做人,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特别要重视毕业前的实习期,那是我们转变思想、重新定位和制定职业规划的重要阶段,是在校生走入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期。我选择宁海,是因为发现小城市更适合我们创业,它或许就是我们的根据地。

  带着创业的心去就业

  创业新星3号 陈惠:2007年7月毕业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市场营销专业,现为浙江有加利连锁超市见习店长。

  陈惠选择了到私营连锁超市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实习期间她在有加利连锁超市做理货、打扫室内外卫生、帮助顾客挑选商品、收银等工作,样样都干,并力求干得出色,潜移默化之中,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同时不断增强营销能力、交际能力、处事能力,积极认真地接受超市的各种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陈惠的能力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从员工提拔为公司的一名基层管理者。

  就业经:带着一颗创业的心去就业。摆正自己的心态,选择好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这是每位学生都要具备的。实习是个很重要的阶段,要努力抓住机会多学多练。学习并不复杂,不论从客户、供应商、营业员还是竞争对手那里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学习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通讯员 伍大伟 记者 陈樱之)

  

  

  杭州高校毕业生创业

  政府资助“第一桶金”

  日前,杭州出台了《杭州市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资金实施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市财政每年从人才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项用于资助符合条件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市区创业。

  《办法》根据三类不同的毕业生提出了不同的条件。

  杭州生源高校毕业生须在毕业后两年内以本人名义在市区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工商经营;外地生源在杭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两年内须以本人名义在市区创办企业;所创办企业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或研发项目,或从事文化创意类项目;外地生源非在杭高校毕业生,要求毕业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并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后两年内在市区注册公司制企业,并担任法定代表人;所创办企业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或研发项目,或从事文化创意类项目。

  《办法》规定,创业资金分为两类:商业贷款贴息和项目无偿资助,只能选择一种资助形式进行申请。

  商业贷款贴息是指申请人毕业后两年内获得银行商业贷款;贷款应用于生产经营相关开支;对实际应支付的贷款利息给予50%贴息,最高额度为1万元。项目无偿资助要求申请人有具体的创业项目并具有可行性;项目无偿资助分四个等级:2万元、5万元、8万元、10万元。(鲁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求学求职 00011 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2007-12-5 48256F32002924A6482573A0002384C9[A5-伍大伟≈B1-陈樱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