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广州800套限价房
解困“夹心层”
· 经济适用房:
从“穷人”专利到“中产”保障
· 买不起商品房够不着经济适用房
一对“中产”夫妻的买房尴尬
· 中产阶层收入范畴无明晰界定
“保障”概念具有极大弹性
· 经济适用房并非“穷人专利”
把城镇居民从高房价中解脱出来
· 十个新加坡人只有一个住商品房
政府调控保障中产住房需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经济适用房并非“穷人专利”
把城镇居民从高房价中解脱出来

  据悉,11月18日至21日,温家宝总理访问新加坡期间,对中国住房建设提出了“四点考虑”: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建设经济适用房;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由市场提供高档住房;政府要在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同时统筹兼顾,对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府应提供和保障土地供应”。

  温总理说:“经济适用房大多数是面向中产阶层的。”这句话被认为是近些年中央领导第一次把中等收入群体纳入社会保障住房的范畴。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赵振华说,以前更多地关注低收入群体,现在不但要保障低收入者的住房,而且要扩大到中等收入者。”他说,现在的方向是逐步将政府和市场的功能分开,中低收入者由政府来“管”,高收入者当然是由市场来调节。

  “政府管的人会越来越多了,更多人被划入住房保障的领域。”赵振华表示,因为在我国中低收入者占多数,高收入者所占比例很少,不过不能据此就认为会弱化市场,一定还有相当部分人需要通过市场买房,政府的责任更重了。

  “总理的话意味着会有三个突破。”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表示,“廉租房比例将会加大;经济适用房面向中等收入者的比例会大大增加,这意味着商品房的比例要大大压缩;把高档房建设交给市场调节。”

  他说,从经济适用房被异化成低收入者的“穷人专利”,到大多数经济适用房要“面向中产阶层”,标志着我国住房政策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该政策取向有可能把大多数城镇居民从高房价当中解脱出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经济适用房并非“穷人专利”
把城镇居民从高房价中解脱出来
2007-12-5 浙江日报000102007-12-0500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