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程蔚东剧作选》出版
· 乐清首饰龙被国家非遗中心收藏
· 茅威涛梅开三度
喜捧梅花大奖
· 想“专升本”的高职
高专生,机会来了
· 两岁男童涮了英国艺术界
· 千里挑一的杭州城标请你来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4层龙身浓缩80出戏36个行当,民俗长卷震撼京城
乐清首饰龙被国家非遗中心收藏
  本报北京12月3日电(通讯员 南凝平 阮静 记者 李扬)乐清传统民间美术奇葩——“乐清首饰龙”,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连日来,乐清首饰龙及去年被国家艺术研究院收藏的乐清龙档,与来自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品同时在刚刚落成的国家大剧院展示大厅内展出。

  据介绍,乐清首饰龙灯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首饰龙这一民间灯彩游艺活动除了当地老百姓用来娱乐外,还蕴涵着人们的美好祝愿。每年元宵节前后,乐清都会举行盛大的首饰龙游行活动,人们希望首饰龙能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首饰龙的制作工艺复杂,集木工、油彩、纸扎、龙灯、刻纸等工艺技法为一体,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几种不同的技法交叉进行,是一种综合手工技艺的展示。

  这次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的“乐清首饰龙”,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邦栋及其儿子林顺奎,花了300多天时间精心制成的。作品长约5米,高3米,宽2米,龙身分四层,有80多个楼阁、亭台,浓缩了《封神榜》、《西游记》等80多出戏,有近300个形态各异、从事各行各业的古今人物在手舞足蹈。还重现了磨粉、打铁、算命等36个行当的生动场景,妙趣横生,逗人喜爱,仿佛一幅幅活生生的乐清民俗风土画卷。

  今年9月,首饰龙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的参展作品运抵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被深深吸引,当即表示收藏该首饰龙。他们认为,首饰龙是一幅活生生的民俗长卷,是流动的雕塑、活动的美术展览会,是民族艺术创造力的体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乐清首饰龙被国家非遗中心收藏 2007-12-4 48256F32002924A6482573A6003D6F4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