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专版
3  
PDF 版
· 东阳还南江流域青山绿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007年12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东阳还南江流域青山绿水
大手笔整治环境污染
  东

  阳

  还南江流域青山绿水

  大手笔整治环境污染

  东阳市南江流域是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2004年10月,全省实施 “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省整治办要求东阳市于2007年完成南江整治并通过省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验收。几年来,东阳市委、市政府把按时按质完成南江治理工作,确保如期通过省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验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市上下全力以赴,齐抓共管,围绕南江整治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南江流域污染治理出现了新局面。通过整治,昔日臭气冲天、黑水浊流的南江正在变清、变美,南江的生态功能正在恢复,省要求的各项整治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并于今年8月27日提前两个月通过了整治验收。

  一条曾经秀美的江河

  南江是东阳市南部最大的河流,发源于磐安县仰曹尖,在东阳境内全长72公里,集雨面积952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山溪型河流,源短流急,比降大,多年平均流量23.61立方米/秒,年径流量7.45亿立方米,径流季节变化显著,调节能力差。南江主流在徐宅长庚村入东阳境后汇入南江水库,出水库后流经湖溪、横店、南马等镇至南岸向西进入义乌市境内,在佛堂镇北汇入东阳江。东阳南江全流域常住人口约27.28万人,外来人口约5万人,农田12万余亩,畜禽养殖近37万头,养殖主要种类为生猪和家禽。作为东阳的两条母亲河之一,南江曾经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群山簇拥,绿水荡漾,素有“画水”、“画溪”之称,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由于受到南江的润泽,南江流域的沿线各乡镇成为经济较发达的工业强镇,其中横店镇2006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81.1亿元,实现利税8.62亿元,在东阳各乡镇中排名第1位,南马镇、湖溪镇、画水镇和千祥镇分列东阳各乡镇排名的第2、7、11、13位。

  20世纪90年代以后,南江沿岸如雨后春笋般建起了医药化工企业13家、电镀酸洗企业14家、印染洗衣企业7家、造纸企业2家等重污染排放企业,水污染主要集中在横店镇区域。这些企业在给沿线乡镇带来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南江的严重污染。大量污水排入南江,使得南江秀美不再,反而变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烂肚肠”。

  不惜代价描绘整治蓝图

  南江流域环境污染整治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为了尽快改善南江水质,恢复南江生态功能,东阳市在省“811”环境整治行动的统一部署下,提出不惜代价实施环境污染整治。

  南江流域省级重点监管区整治目标任务包括:

  ——水质要求:经过治理,至2007年,南江流域各断面水质总体达到Ⅳ类功能要求,其中Ⅲ类功能符合率全流域大于50%,方塘跨界断面大于60%,南江流域排江点源废水排放总量控制在860万吨以内,COD年排放总量控制在860吨以内,NH3-N年排放总量控制在144吨以内,总磷年排放总量控制在7.4吨以内。

  ——重点工程要求:按照《东阳市南江流域水污染整治规划》,浙江家园化工有限公司、浙江英洛华染化有限公司和东阳市漂印厂等3家污染相对较重的企业于2007年7月完成整体搬迁改造;横店污水处理二期工程于2007年9月建成投入运行。

  ——产品、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按照《东阳市南江流域水污染整治规划》的时间进度要求,关停、淘汰相关企业污染较重的产品。

  ——时间要求:到2007年6月基本完成南江整治各项任务,2007年10月底前完成省级重点监管区整治验收各项准备工作。

  南江流域环境污染整治战役打响后,省、金华市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2005年以来,省领导先后多次赴东阳检查指导整治工作;省整治办主任、省环保局局长先后10余次带队到东阳两江流域检查监督调研,还两次在东阳市环保大会上作讲话;省环保局给予东阳市近2000万元的资金补助,为南江流域环境整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扶持;金华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也先后20余次率检查组对东阳市进行经常性检查监督与服务指导。

  南江污染整治深得民心,得到了东阳百姓群众的大力支持。当地百姓纷纷给市环保部门来电来信,为南江整治出谋划策。今年“6·5”世界环境日期间,东阳市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爱我家乡,清洁南江”志愿者行动,对南江全流域进行了垃圾清理,行动持续了24天,发动了1300多人次,收集垃圾近800车。同时建立了老年协会、青年自愿者义务监督岗,强化对南江的监督保护。东阳市在“811”环境整治行动中,出现了党政、群众、企业合力治污,有效推动南江治理的崭新环保工作局面。

  “摘帽”南江又见水鸟栖息

  东阳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经过连续多年的大力整治,今日的南江已经大变样,南江水质明显改善,生态功能基本恢复。沿江群众喜见南江水质变得清澈,空气变得清新,久违的水草又出现在水底,成群的水鸟又回到江中嬉戏,南江的秀美正在逐步恢复。反映在监测数据上,2006年方塘断面Ⅳ类水质功能符合率54%。2007年南江各断面水质明显好转,今年1~7月方塘断面Ⅲ类功能符合率为72.1%,Ⅳ类水质功能符合率达到了88.5%;全流域Ⅲ类水质功能符合率61.1%,Ⅳ类水质功能符合率达到了90.6%。随着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逐步落实到位,今年3月以来流域水质有了根本好转,没有出现一次劣Ⅴ类水质,其中方塘断面Ⅲ类功能符合率为81.5%,Ⅳ类水质功能符合率达到了100%;全流域Ⅲ类水质功能符合率为67.7%,Ⅳ类水质功能符合率达到了99.2%,南江流域各断面总体水质达到了Ⅳ类功能要求;今年7月底止,南江流域排江点源废水排放总量为415万吨(年度控制目标为860万吨),COD为314.4吨(年度控制目标为860吨以内),NH3-N为40吨(年度控制目标为144吨以内),总磷为1.2吨(年度控制目标为7.4吨以内),完全符合省整治办下达的南江“摘帽”水质要求;

  南江得以“重症初愈”,奥秘在于整治中超额完成了水污染物减排任务,使得南江污染负荷大大减轻。据统计,南江沿岸各重点企业按照《东阳市南江流域水污染整治规划》完成整改后,共减少废水排放838.11万吨,COD总量削减4541.6吨,NH3-N总量削减262.64吨,确保了南江整治工作的全面进展及良好效果。东阳市2007年度减排目标是到年底完成COD减排906.25吨,SO2586.23吨。截至7月初,已实现COD减排1736.57吨,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192%;实现SO2减排299.32吨,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51.06%,根据进度,能够确保如期完成SO2年度减排任务。

  南江环境整治亮点纷呈

  污染一条河容易,治理一条河艰难。南江生态环境能在短短数年间发生良性逆转,凝聚了东阳市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

  为加强对南江整治的领导,东阳市成立了南江流域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组织召开南江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会议,召开了30余次南江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以及市委、市政府专项会议进行了多次研究。建立了市委、市政府定期检查督办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大力推进整治工作。市人大、市政协对南江整治工作情况组织了多次审议讨论和专题视察。

  成立了全省第一个以流域为管辖范围的环保分局——南江流域和东阳江流域2个环保分局,并增加编制;科学规划、层层落实,推动南江治理。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规划先行,东阳市委托省环科院编制了《东阳市南江流域水污染整治规划》,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等方式,明确了各镇乡、街道和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和目标任务。各职能部门围绕中心,互相配合,积极履行职责,推动各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形成了整体联动的工作态势。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环保处置能力。建立了环境污染整治激励机制。对整治任务完成特别好的企业,给予政策资金补助及奖励。

  强化了环保监管机制。市财政共投入1500万元完成了在线监测系统、水、空气自动监测站、高科技环境监测车、监测仪器设备及标准化监测站的建设,实现了东阳磐安交界断面水质、城区空气质量状况的24小时随机监测和对11家重点污染企业污染治理情况的24小时视频监控工作。环保监管从人工监管向自动化、半自动化监管的转变,较大地提高了环境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能力。建立了以环保部门为主的南江整治重点巡查组,在南江流域布设了32个监测点,进行了高频次、大密度、无时间规律的巡查和取样监测,实施了高压环保监管。建立了重点企业上下游断面“不少于一天两次取样监测制度”及“监测数据一周一分析制度”,出台了《东阳市南江横店段水质保证方案》,对企业过境增量和交接断面的最高浓度提出了分阶段的控制目标,并实施“一周一考核一通报制度”,督促重点企业确保各自责任断面水质达到要求。针对发现的问题,实行了“一厂一整改制度”,书面通知并跟踪督促予以落实。建立了环境整治“六项制度”。包括市级党政领导联系重点排污企业负责制、两江流域环保整治规划及整治进度向社会通报制、两江流域重点断面监测数据向社会公告制、重点排污企业法定代表人向社会公开承诺制、偷排、直排企业法定代表人向社会公开道歉制、环境违法行为向金融机构告知制等六项制度,突破了环保执法瓶颈,取得了良好效果。六项制度实施后,每季度在电视台、《东阳日报》公示整治目标任务及进展情况,每半个月公布南江水质情况,接受市民监督;已先后有4家企业被环保部门查获,各企业被处罚款10万元的同时,法定代表人在当地媒体上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其中2家企业停产整治。这“六项制度”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被省政府在全省推广。

  战略层面突破污染企业关停难点

  要想确保南江流域水质的全面好转,必须关停部分重污染企业。在环保整治、污染减排面前,东阳市委、市政府没有强调客观理由,把南江流域环境整治当成机遇,坚持与时俱进,乘势而上,集约发展,“腾笼换鸟”,不计短期的大“牺牲”,着力实施医药化工行业的战略调整,提升产业产品档次。为此,东阳市对全市工业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医药、化工行业进行了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重污染产品的结构调整、重污染企业的工艺调整,关、停、搬迁一批企业。2005年以来,东阳市南江流域有19家企业被依法限期治理,有14家企业关停拆迁,其中医药、化工企业11家,印染企业1家,饰品生产企业2家,共有37条生产线停产淘汰,其中医药、化工生产线23条,电镀生产线14条,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

  东阳市制定完善了产业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严格项目审批,出台了限制医药化工行业在南江流域发展的决策。横店集团调整了发展思路,大力扶持影视旅游产业和电子产业发展,限制医药化工产业发展,对下属的浙江家园化工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下达了整体异地搬迁改造任务。目前,浙江家园化工有限公司仅剩邓钾盐1只产品生产,削减废水排放量6000吨/日;浙江英洛华染化有限公司和东阳市漂印厂已完成搬迁。

  重点区域横店镇共搬迁重建浙江家园化工等3家企业,关停项目10个,累计实现COD减排3970吨,NH3-N减排255.64吨。虽然从短期看,企业关停、搬迁、重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多元,带来了劳动力“再就业”新难题,但通过环境整治,直接淘汰了较落后的产品、工艺,腾出了环境容量,为大力发展电气电子、影视旅游业以及低污染、高附加值的医药化工产品和医药制剂产品,提升企业档次及盈利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通过环境整治,新建了科技含量高、低污染的项目8个,3家搬迁重建企业,整治前产值为4.75亿元,实现利税近0.8亿元;企业重建投产后,预期年产值可达12.9亿元,实现利税近2.53亿元。

  以工艺调整为抓手,着力削减污染物排放。为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污染,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横店集团下属浙江家园化工、普洛化学、普洛康裕制药、英洛华染化、家园热电等重点企业先后共投入3500多万元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现已全部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通过采取清洁生产措施大幅度削减了污染物,共减排废水360万吨/年,COD总量削减920吨/年,NH3-N总量削减365吨/年。

  以下游排江点源的整治为支撑,提高流域整体环境质量。竹溪工业功能区13家企业中关停拆迁11家,完成整治1家,完成生产工艺调整1家;东阳市花园高科有限公司完成了氯苯水环泵改造成液环泵工作,氯苯的清洁替代措施正在实施;东阳市东伦纸业有限公司通过限期治理,使70%左右的废水经处理后回收于制浆系统,废水排放量大大减少。南江整治使企业自觉守法意识大大加强,纷纷投入资金建设环保基础设施。相关企业先后投入近3亿元,建成了5万吨/日的横店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横店康裕制药、得邦化学、家园化工等企业污水处理工程,对废水进行了较全面的处理,基本做到了达标排放。

  环境执法力度为历年之最

  规范企业生产排污行为,防止偷漏排等违法行为,需要强有力的环境执法。东阳市这几年不断加大环境污染执法力度。2005年以来,东阳市级班子领导30多次带队开展了环保执法专项活动,各部门40余次开展了环保执法联动,环保部门集中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无论是执法检查的层次、执法频率,还是执法力度、强度,都是历史最强的。全市对南江流域共组织环保执法检查190多次,出动执法人员2531人次,检查企业1623家次,建立了休息时间执法、恶劣天气条件下执法和随机执法、流动执法和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先予执行等制度,共作出环保行政处罚101起,罚款270万元,其中责令停产68家,3万元以上罚款56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5宗,有力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同时,东阳开展多种专项流域治理。为大力推进“两江”(东阳江、南江)清水走廊的建设,保护“两江”流域生态环境,东阳市开展了“两江”流域取砂、制砂专项整治。对全市87家取砂、制砂企业进行现场勘察和审查,58家予以关停,其中南江流域关停22家,解决了东阳江、南江江水经常性混浊问题,确保了江水的清彻。

  全市先后开展了“十五小”、“新五小”及小型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对南江流域10家小冶炼企业、2家小型化工企业实施了全面关停。共有14条电镀生产线实施了停产,关闭了2个电镀车间。结合农村“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抓好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南江流域的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已全部按要求完成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南江流域环境整治带来了和谐安定的大好局面。周边群众对重点监管区环境污染投诉量、上访量呈下降趋势。今年1~7月,环保纠纷、举报同比下降了38%。全流域近一年里没有发生因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群众对南江水质的满意度有所提升。今年6月底,省督察组在南江检查环境整治情况时,走访了解沿江的企业和群众,大家普遍反映南江水质有了明显好转。群众说:以前江水很臭,很浑浊,环境污染很严重,鱼也死光了;现在南江水变清了,江面基本闻不到臭气了,现在鱼多了,水草也长出来了。南江中游南马镇群众反映:以前由于环境污染严重,臭气熏天,群众对横跨南江的南马大桥避而远之;而现在随着南江水质的全面好转,今年夏天到大桥上乘凉的人越来越多。有企业主说:以前由于南江水质差,企业生产生活用水根本不敢取之南江,遇到用水紧张,企业不得不停产,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现在水质明显好转,南江水也可以放心地用了,清洁的南江为企业持续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东阳还南江流域青山绿水 2007-12-4 浙江日报000122007-12-0400017;浙江日报000122007-12-0400018;浙江日报000122007-12-0400015;浙江日报000122007-12-0400014;浙江日报000122007-12-0400016;浙江日报000122007-12-0400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