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改革试验区后,重庆的一举一动更受关注,不久前的农地入股探索,就曾引发热议。
此时推出自主新闻发布会,如果涉及改革试验的深层次问题,如何应对?舆论的反应是否会影响改革举措?实际上,在重庆市政府内部也曾对此颇有顾虑。
市政府第110次常务会对此进行了专项讨论。市长王鸿举表示,不管有多少困难,也不管有多少压力,要建立现代政府都必须迈出这一步,所以,“重庆必须对此有所突破!”
“实事求是是基本要求。”文天平说,“开放的社会不仅允许试错,同时也能广泛地汇集信息,让改革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进行,在充分尊重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之下,也才有突破和持续的可能。”
他介绍说,重庆2006年境外媒体采访量仅为20多次,而今年截至目前已超过80次。“为弥补记者获得信息不足和保障群众知情权,有必要进行更为广阔的拓展。”
2005年底,在重庆市,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公民个人隐私和法律法规禁止公开的之外,所有政务信息都必须向市民无偿提供。
2006年3月初,被称为市政府24号文的“关于建立健全重庆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制度的意见”公布,明确规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除了重要工作部署、重大改革措施等,还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针对外界对我市有关问题的疑虑、误解,需要通过媒体统一对外说明、澄清的情况”。还规定,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由市长指定。
在此次自主新闻发布会推出前,重庆市已有市政府的月度新闻发布会、专题新闻发布会、其他政府部门的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据统计,2006年,政府部门举行的各类新闻发布会平均每周1.4场,2007年截至目前平均每周4场,最多时一天就有3场。
在月度新闻发布会和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副市长以上官员和部门领导经常亮相。文天平说,副省级干部每月发布新闻,这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
从2006年开始,重庆市逐步派人到上海、南京等东部城市学习,认为上海的自主新闻发布会不错。文天平总结说,这项制度有三大突破:变单向为互动,变被动为主动,变宣传为营销。“在新闻发布上语言要灵活,少讲枯燥的语言,少说官话,让大家都能够听得懂。”
这位年轻的官员喜欢引用这样一句话──“让媒体说话天塌不下来”。“中国的改革创新是个不断自我突破的过程,传媒既是这个过程的受益者,也是这个过程中众多推动者之一。”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