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新闻
3  4  
PDF 版
· 我省公布艾滋病最新疫情
· “众乐之墙”乐众人
· 西湖风景名胜区
再获国家级殊荣
· 第七届中国
农民旅游节开幕
· 带着研发项目去招贤
· 水好,鱼才好
· 孟祥斌舍身救人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金华市民和解放军官兵自发来到金华城南桥上,悼念孟祥斌。大家表示——
· 少女铜像上的泡泡昨又被盗
· 郑寿贵和他的“防艾”新模式
· 余杭拓展现代服务业新领域
· 平阳水头制革业“休克”重生
· 上虞五千农户家中实现创业
· 临安山核桃不愁没销路了
· 缴清一次性保费 明年可领养老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郑寿贵和他的“防艾”新模式
本报记者 徐晓恩 金东区报道组 徐赞
  他是一位基层的疾控工作者,但他登上了亚洲农村卫生学术大会的讲台;他主持的农村中学生预防艾滋病课题国际领先;他提出了社区、学校、家庭三维健康教育干预新模式。国际业界认为,他开创了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干预的新局面。

  他就是金华市金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郑寿贵。近5年来,他主持的课题获得过省政府科技成果奖2项;省医学创新奖4项。说起郑寿贵的防艾情节,五十开外的老郑笑着讲了段往事:“那次去给学生讲课,我问有谁可以告诉我什么是艾滋病,话音未落,一位中学生就抢着回答‘艾滋病不就是妇女病吗!’台下一阵哄堂大笑。”

  学生一句令人啼笑皆非的话,让老郑听了之后辗转难眠:“艾滋病传播途径已从高危人群转向普通人群,而公众对于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看来以前那种灌输式、填鸭式的宣传形式远远不够,我们的防艾工作急需创新。”

  老郑敏锐地感觉到,在社会上,学生不是以独立个体而存在的。以学生为点,继而可以扩展到学校和家庭,一个三维健康教育模式就此形成。

  尽管理念很先进,但是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农村“谈性色变”的传统和学校“考试高于一切”的观点都成了课题的拦路虎。郑寿贵精心编印了一套图文并茂的防艾宣传资料,并亲手发给学生,让他们带回家宣传。刚开始,学校老师不理解,觉得这是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面对这些,郑寿贵没有退缩,他苦口婆心作解释,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门作宣传。一次不行,两次;一年不行,两年。他就这样继续着他的跋涉。终于,他在金东区4所农村中学率先分设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三维健康教育。一年后,开展结果调查发现,观察组认知率从36.55%上升到了98.79%;对照组则仅上升到57.81%。每个学生回去后又影响了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在学生的带动下,家长的认知率也从16.47%上升到了77.1%。

  在日本枥木举行的亚洲第十次农村卫生学术大会上,郑寿贵作为来自中国农村基层的防艾代表登上了讲台。他的成果得到国际业界的高度评价,开创了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干预的新局面。目前,郑寿贵首创的三维健康教育模式已经在金东区28所学校的1.5万名学生中全面推广。

  作为从业30多年的老专家,郑寿贵深知,传染病的预防仅仅在一个特定人群是远远不够的。用他的话说:“预防艾滋病还需要更多的民间响应。”

  让他欣慰的是,目前在金东区除了学校之外,还与科协等单位合作,组成了专家巡讲团到农村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巡回讲座。他们还在金东区的两个村设立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观测点,为课题深入研究提供第一手数据。同时,他们绘制了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漫画并制作成幻灯片,编写了《警钟长鸣——认识艾滋,远离艾滋》科普读本,提供给村民观看和阅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新闻 00002 郑寿贵和他的“防艾”新模式 本报记者 徐晓恩 金东区报道组 徐赞 2007-12-2 48256F32002924A64825737D0052DD77[A2-徐晓恩≈A5-徐赞≈B1-王晓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