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形象导刊
3  4  
PDF 版
· 湖州大力推进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11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湖州大力推进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
强基础 优结构 育龙头 创品牌
□湖州市人民政府
  湖

  州

  大力推进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

  强基础 优结构 育龙头 创品牌

  □湖州市人民政府

  湖州地处太湖南岸、长三角腹地,有着“五山一水四分田”的自然风貌和独特生态环境。

  湖州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历来是全国农业最发达地区之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基础、优结构、育龙头、创品牌,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最近两年,湖州与浙大合作共建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湖州模式”,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强化基础设施,改善物质装备。“十五”以来,湖州全面完成了一期“治太”、城市防洪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了一批大中型水利设施,有效地解决了湖州的洪涝之患。实施土地整理面积242万亩,完成标准农田建设171万亩,建成蚕桑规模园区13万余亩,老鱼塘改造和标准鱼塘建设4万余亩,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夯实了基础。2004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农机化资金及拉动农民投资近1亿元,全市水稻机耕、机收率达到70%以上。同时,发展设施农业近7万亩,所有乡镇、村都建起了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培育主导产业,优化农业结构。实现了从传统粮油、蚕桑和渔业为主向特色优势农业为主的转变,以高效生态为特点的现代农业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化生产布局基本形成。建设了竹笋、特种水产、干鲜果、优质瓜类、“双低”油菜等五大生产区及沿104国道早园笋和沿南太湖名优蔬菜两大特色产业带。畜禽养殖业平均每年递增10%以上,农业产业结构快速优化。全市建成规模化农业园区超过200个,有一定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超过30个。

  发展加工流通,强化龙头带动。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已达885家,比2002年增加近一倍。有1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农产品收购订单,年收购额近10亿元。农业实到外资从2002年的5800多万美元增加到近年的约1.5亿美元,连续六年在全省名列前茅。农民专业合作社305家,带动农户近25万户。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有近百家农业龙头企业产品进上海超市或在上海设立配送中心等营销窗口,年供沪农产品销售额已超过45亿元。

  加快科技进步,提升质量品牌。全市每年引进新品种新品系200个以上,制定颁布数百个涵盖各大主导产业的农业标准及规程,优势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技术应用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年总产量占全市食用农产品总产量的23%。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产地编码和农业投入品监管制度。全市有省级以上名牌、著名商标农产品80多个,其中国家级名牌和驰名商标农产品7个。

  传统渔区新跨越

  湖州地处太湖之滨,辖区内河流纵横交错,鱼塘星罗棋布,是全国著名的三大淡水鱼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湖州渔业以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产业化经营,发展高效渔业为主线,渔业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至2006年,全市养殖总面积59.1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9.04万吨、渔业产值25.77亿元,分别占全省淡水部分的18.6%、25.2%、24.1%,列第二、第一、第二位。

  完善鱼塘经营机制,加强渔业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水源良好、排列整齐、形状规则、面积适宜、设施配套、交通便利的现代渔业园区54个、面积26574亩,比2002年增加45个、2万余亩,大大地夯实了全市的渔业基础。

  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区域化布局。养殖品种达到40多个,建成了水产苗种业、龟鳖类养殖业、虾蟹类养殖业、肉食性鱼类养殖业、池塘常规鱼养殖业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各类特色基地67个、面积7.5万亩。其中水产苗种成为华东地区淡水水产苗种重要的生产基地。2006年,名特优新养殖面积36.25万亩,产量10.73万吨。

  发展水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17家,年加工淡水鱼2.89万吨,年产值超过3亿元。培育了国家、省、市级水产品龙头企业4家,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

  扶持发展渔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市有50个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4515人,联结生产基地7万余亩,其中4个被评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获得省级名牌5个、市级名牌7个、有机食品4个、绿色食品1个。

  强化水产品质量监管,提高水产品质量水平。建设省级认定的无公害水产生产基地61个,总面积14万亩。有70个产品已通过国家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制定或参与制定的各级渔业地方标准15项,建设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2个,实施省级标准化示范推广项目14项。每年实施的药残和投入品监控计划抽捡合格率在98%以上。

  林业大市展新姿

  近年来,湖州林业科学处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增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7%,活立木蓄积量为383万立方米。2006年,林业行业总产值达到183亿元,位居长三角各城市之首,已经率先进入林业现代化的“初步实现阶段”。今年林业总产值将达195亿元。

  在生态体系建设上,建成重点生态公益林57.4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全部发放到位。实施了沿海防护林和长防林建设工程,全面完成绿化造林任务,各县(区)均达到浙江省高标准平原绿化标准。积极推进绿化示范村建设,全市有39个村被省绿化委员会命名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加强了湿地保护工作,《湿地保护规划》通过论证。

  在产业体系建设上,以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竹子占主导地位,在园区的辐射和带动下,生态与产业相辅相成,致富一方百姓,带动一方经济,培育水平居于世界前列。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已经形成了竹制品加工、实木地板和胶合板3个产业集群,产品逐步升级,档次得到提高,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第三产业中,休闲林业与景观林业有机结合,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通过观光园区建设实现了有效对接。中国竹博园、中国扬子鳄村集景观林业与科普于一体,德清莫干山现代林业观光园区、吴兴区黄泥拱笋竹生态科技园区、安吉竹子良种基地、15万亩现代毛竹科技园区等一大批以“林家乐”为载体的休闲观光园区应运而生,花卉苗木已达15万亩。

  湖州林业正在由传统林业向规模化的“生态林业、富民林业和人文林业”现代林业体系建设迈进。

  桑茶果业唱新曲

  近年来,湖州桑茶果产业依靠科技进步与政策扶持,走优质高效发展之路,取得了长足发展。2006年,三大产业总产值达到19亿元,比2001年增长64.1%,占农林牧副渔总产值之比也从2001年的14.7%提高到2006年的17.9%,增长3.2个百分点。

  蚕桑生产实施“东优西拓”战略,打造全国高品位原料茧生产基地。已建成连片种植、品种优良、路渠配套的规模蚕桑园区10万亩,占桑园总面积30万亩的30%以上。优良新桑、蚕品种达到100%。通过蚕茧品质的提高及产业链的延长,2006年全年蚕桑总产值达8.8亿元,比2001年增长27.5%。近5年来,完成重大科研推广项目数十项,其中“农桑系列桑树品种的育成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列雄蚕品种的选育及其应用”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内首家注册的“宝宝”牌蚕种获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

  茶叶生产快速发展,名优茶市场占有量大幅提高。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6.2万亩,比2001年增长30.3%,其中无公害茶园面积6.5万亩,有机茶园面积1.26万亩。以安吉白茶、长兴紫笋、莫干黄芽为主的名优茶多次在省、国家级展评中拔得头筹。全市初制茶厂累计改造155家,占总数的51.49%。有20家茶企取得QS认证证书,另有36家企业通过初审或正在申报。

  水果生产走精品、名品发展道路,规模效益明显增加。目前全市水果面积15.4万亩,比2001年增长52.2%,其中无公害水果基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0.8%。水果总产量9.4万吨,较2001年增长113.6%。有着地方特色的枇杷、水蜜桃、梨子产销两旺,葡萄产销异军突起。在2006年全省精品水果展上,“青藤”牌葡萄、“老虎潭”牌蜜桃、“崔大姐”牌葡萄、“后漾”牌葡萄共获6个金奖。

  畜牧产业新提升

  近5年来,湖州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畜牧产值增长70.6%,肉类产量增长89.2%,禽蛋产量增长60.0%,牛奶产量增长1060.6%,兔毛产量增长50.9%。

  家禽、兔业发展成为新亮点。5年来,生猪存栏、出栏分别增长7.7%、40.5%,生猪饲养量达到249万头,增长27.7%。家禽存栏、出栏分别增长130.6%、235.2%。兔存栏、出栏分别增长152.5%、553.1%。羊出栏达到36.91万只,增长33.4%。

  畜禽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5年来,湖州广东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湖州众旺禽业有限公司、湖州三灵樱桃谷种鸭场等一批畜禽龙头企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湖州广东温氏畜牧有限公司自2002年9月落户湖州以来,通过订单形式将公司和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共扶植肉鸡养殖户1400多户,每户农户年平均获利3.5万元。

  高效生态家禽基地蓬勃发展。近5年,全市高效生态家禽产业已形成五大家禽基地。一是以湖州广东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肉鸡生产基地,年销3000多万羽。二是以湖州市众旺樱桃谷种鸭场、湖州市三灵樱桃谷种鸭场等为代表的樱桃谷SM3种鸭生产基地,年销苗鸭近1亿羽。三是以长兴县丁富禽业有限公司和安吉县皈山家禽合作社为代表的白羽肉鸡生产基地,年销700多万羽。四是以安吉县家禽生产合作社、德清巾帼家禽专业合作社、德清清宁竹林鸡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土鸡生产基地,年销售200多万羽。五是以吴兴区埭溪镇为代表的蛋鸭生产基地,存栏蛋鸭20多万羽。

  同时,湖州近5年来完成省定8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年可处理畜禽粪便12万吨、污水30万吨,年可产生沼气90多万立方米,可提供2000多农户生活用能源,年可为养殖场及附近农民增收节支200万元左右,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形象导刊 00008 湖州大力推进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 □湖州市人民政府 2007-11-30 浙江日报000082007-11-3000029;浙江日报000082007-11-3000028;浙江日报000082007-11-3000018;浙江日报000082007-11-3000019;浙江日报000082007-11-3000014;浙江日报000082007-11-3000013;浙江日报000082007-11-3000023;浙江日报000082007-11-3000024;浙江日报000082007-11-3000025;浙江日报000082007-11-30000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