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杭州萧山要建
跨湖桥遗址公园
· 人·影·光
· 文化产业管理该学些什么
· 汉字有了“家谱”
· 景宁发现大型高山湿地群
· 桐乡农民小茶馆里学文化
· 周日,去听
谭丽娟师生音乐会
· 爱心救助还需要什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走进“一叶方舟”,体验8000年前
祖先的生活场景

杭州萧山要建
跨湖桥遗址公园

  本报杭州11月28日讯 (记者 刘慧)出土于萧山跨湖桥遗址的独木舟距今约8000年,是我国最古老的独木舟,它的保护一直牵动着众人的心。记者今天从杭州萧山博物馆获悉,《跨湖桥遗址原址保护规划》已通过国家文物局的评审。这意味着,这艘中国最古老的独木舟可以在新建的跨湖桥遗址公园得到长期原址保护。

  由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跨湖桥遗址公园,是一座注满湖水和跌宕起伏的人工环形岛屿,而从发掘的“独木舟”中获得启发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成为遗址公园的核心部分。台阶式的展厅布局使博物馆向着湖面逐渐升起,仿佛沉湎于历史长河中的“一叶方舟”正欲划向远方。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设计,特别注重观者的参与度。只要走进这“一叶方舟”,观众便可体验到8000年前祖先的真实生活场景——利用声、光、影等高科技手段,把跨湖桥这个充满神秘的地方复原再现:“八千年的回响”、“沧海桑田”、“人类活动”、“农业起源探索”,向观众讲述远古时代的故事:当时跨湖桥这一带物产比较丰富,6月份的时候有很多水果可以吃,7月到12月的时候,有榛子、橡子等。1月到5月,他们吃储存的食物。因为在海边,他们经常吃海蟹,从残留的遗迹看,他们只挑大个的吃,小海蟹他们不屑一顾。还有,8000年前,他们就开始种植水稻了,但并不是为了填饱肚子,可能是为了酿酒,因为遗址中发现了类似盛酒的器皿。

  这些眼花缭乱的生活不仅仅只能眼看,观众全都可以参与。比如在这“一叶方舟”里,不怕麻烦的观众可以划动独木舟,还可以动手仿制中国最早的木弓、江南最早的彩陶等从跨湖桥遗址中发现的重要实物。

  据项目负责人陈淳教授介绍,由上海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完成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陈列方案和信息解读脚本”,是在目前跨湖桥文化整体研究的基础上,将遗址中较为零碎、残缺的信息进行详细研究和严格的科学论证,对当时人类活动的背景进行了如实的再现和大胆的推测,将史前萧山的祖先的生活转化成影像,复原其生活的地理位置、地貌变迁,并按照四季的变化,展现其生活和劳动历史画面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杭州萧山要建
跨湖桥遗址公园
2007-11-29 48256F32002924A6482573A1000F1A2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