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杭州萧山要建
跨湖桥遗址公园
· 人·影·光
· 文化产业管理该学些什么
· 汉字有了“家谱”
· 景宁发现大型高山湿地群
· 桐乡农民小茶馆里学文化
· 周日,去听
谭丽娟师生音乐会
· 爱心救助还需要什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茶馆不仅是村里的“剧院”,还成了人们喜爱的“新闻发布中心”和“乡村学校”
桐乡农民小茶馆里学文化
  本报讯 (通讯员 樊君 李晓鹏 记者 陈培华) 早晨,桐乡市河山镇农贸市场旁的小茶馆里挤满了人,这里将进行桐乡传统文艺“三跳”表演。80岁的河山村老茶客徐吉林说:“我在这里喝了一辈子茶,终于看到这老茶馆大变样了,越变越有文化味道,也越来越热闹了。”

  河山镇北与茅盾故里乌镇为邻,东靠丰子恺故乡石门。饮茶文化在这一带源远流长,尤其是镇上村里,遍地茶馆,人气极旺。桐乡市有关方面借助农村茶馆的集聚优势,给它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茶馆里熟人多,消息灵,大家都喜欢聚到一起,看演出听新闻还可学文化哩。”茶馆的陆老板给大伙儿冲水忙个不停。“特别是现在,镇上常有文艺表演放在我这里,茶馆就更热闹了。” 河山镇文化站站长褚红斌介绍说,镇里每个月都挂牌预告,在茶馆里安排文艺活动,农民群众非常欢迎。文化站还花了6000多元买了一批碟片,借给茶馆播放。从四川来打工的王梁兵说:“在我们老家也有很多这样的小茶馆,感觉很亲切。”

  文化茶馆不仅是村里的“剧院”,还成了农民喜爱的“新闻发布中心”和“乡村学校”。除了谈论地里的收成和市面上的买卖,茶客们最爱的就是议论国事了,老茶客说,现在小茶馆里有了自己的“新闻发言人”,每周一、三、五,退休老师老沈都会带着新报纸来这里给大伙儿用方言讲新闻,农民们都对这个“地方新闻台”着了迷。

  一个个茶馆里,晚稻播种时农技中心专家来讲怎么施肥和防治病虫害;推广合作医疗时有卫生院讲解“便民一卡通”;马上要征兵了,人武部又给群众准备了国防教育讲座。屠甸镇恒丰村村民施金洋笑着说:“来这里喝茶,还能听老师讲怎么种田,我经常来听的。当然,要是能让我们自己来点课那就更好了!”

  据介绍,桐乡现有大小茶馆近千家,已建成了农村文化茶馆48家,成为农民讲文明学文化的好场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桐乡农民小茶馆里学文化 2007-11-29 48256F32002924A64825739B0037E8E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