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形象导刊
3  4  
PDF 版
· 义乌佛堂荣获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 义乌上溪镇农村文化进行时
· 税务管理员向纳税人述职述廉
· 义乌成功防范一起涉外合同诈骗案
· 东阳中学以生为本搭建成长舞台
· 工行金华经济开发区支行
各项措施提升服务质量
· 义乌廿三里街道全民喝上干净卫生自来水
· 义乌农村放心店让人放心
· 工行金华经济开发区支行市府分理处
今年以来核算工作质量实现零差错
· 义乌痛下决心坚决整治安全生产隐患
· 义乌打造公益人才平台招贤纳士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1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商贸义乌”与“知识杨浦”手牵手
义乌打造公益人才平台招贤纳士
  11月17日,义乌市人才交流中心杨浦工作站挂牌。这标志着“商贸义乌”与“知识杨浦”的智力对接从民间方式上升到官方层面的共同意志;同时也是义乌积极探索公益人才平台的新尝试。

  上海杨浦汇聚了复旦、同济、财大等十余所全日制高校,150余家科研院所,每年的毕业生在4万左右。这些年杨浦致力打造“知识杨浦”,对义乌在杨浦开设人才工作站给予了积极支持。双方在人才智力交流、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人才供需信息发布、研究生社会实践以及毕业生就业服务等方面达成了合作的意向。双方卫生系统也签订了卫技人才培养和技术合作协议书。

  工作站建立后的首届“义乌——杨浦高层次人才见面会”上,70多位上海人才已与义乌的企事业单位初步达成意向。

  “建立义乌市人才交流中心杨浦工作站,是这些年来义乌一直致力于打造公益人才平台的延续。为义乌招贤纳士是人才工作者的本份。”义乌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局长陈余良说道。

  营造良好的公益服务政策环境

  义乌人才交流工作在全国起步较早,1988年在我省率先成立了人才市场,近二十年来,始终坚持以公益服务为人事人才工作发展方向。先后出台了《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若干规定的通知》等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政策措施,以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财政每年拨付100万元设立“人才开发专项基金”,专门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实施人才奖励政策。义乌政府组织企业到外地招聘中高级人才所需的费用由政府埋单等。

  巨资打造公益性人才交流平台

  目前义乌的现代化大型人才市场,有能同时容纳5000人以上的人才交流大厅、15万份存量的标准规范档案室、电子滚动大屏幕、信息控制中心和义乌人才网查询中心和培训中心。

  走进宽敞明亮的义乌人才市场,大电子屏每天滚动发布着上千条岗位信息:单位名称、岗位需求、应聘条件、单位地址、电话、联系人都一应俱全。你只要站在电子屏前就有无数的机遇等着你,随时满足你的就业愿望。不但没人向你收取一分钱,而且渴了有免费的茶水供应,《就业指导服务手册》随手可取。与此同时,对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实行免费挂靠管理。

  为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这些年来,义乌公益性人才市场服务为义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义乌市人才市场自2003年投入运行以来,已先后为4万余家用人单位提供了人才交流服务,为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求职人才提供岗位15万余个。

  人才市场定期举办人才集市450场,开通“大中专毕业生免费求职区”,注册网络求职人员共有4.8万余人;先后60多次组织用人单位赴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招才引智,引进各类中高级紧缺急需人才3000余名;基本满足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持。□ 胡梦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形象导刊 00012 义乌打造公益人才平台招贤纳士 2007-11-29 浙江日报000122007-11-2900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