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0版:浙江交通
3  4  
PDF 版
· 另一个视角追踪浙江公路养护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另一个视角追踪浙江公路养护人
刘洋  徐志君 谢函  许马儿
  另一个视角追踪浙江公路养护人

  成就,从来就是共同努力所造就的;一个行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职工敬业与奉献、尊严与小康。

  公路养护是一个条件艰苦的行业。在浙江,有这么一批先进的养路员工,他们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发扬“甘当铺路石,奉献我一生”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一路和谐一路景

  花在灌木丛的掩映下分外妖娆,灌木在绿树的搀扶下显得格外婀娜,车行景移,满目活色生香,一种“车行路上,人在画中”的行驶乐趣油然而生。杭甬高速公路和甬台温高速公路宁波段高标准绿化带、104国道湖州段百里香樟大道、329国道舟山段海岛风光绿化带……这一切勾勒出了浙江公路的和谐美景。

  “建万里绿色通道,造浙江秀美山川”,自2003年以来浙江大力开展绿色通道建设,截至去年年底,全省累计完成公路绿色通道15170公里,总投资超过11个亿,提前1年完成5年的目标任务。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浙江公路绿化种植乔木2200万株,灌木和草坪2300万平方米。针对山区公路多、公路裸露边坡治理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公路部门积极引进公路边坡客土喷播绿化技术和香根草应用试验研究,提高公路边坡的植物防护水平。

  来到75省道上,就仿佛进入了一个景观长廊,在75省道杜桥镇大汾村境内,人行道与车行道分隔带里,4排杜英树竞相摇曳;桂花、香樟、夹竹桃、柳树等应有尽有。一路畅行在75省道上,两旁各一米半宽的绿化带上,成片的刚刚从泥土中钻出来的小草,在春风中更显得郁郁葱葱。笔者来到杜桥镇溪口村,75省道旁有一个别致的小公园,石桌、石椅,绿地、杨柳错落有致,这里是村民们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村民王杰荣告诉笔者,75省道整治前,现在的公园还是村里的一片废墟,当地公路部门和镇政府为了美化公路景观,在废墟上建起了生态公园。75省道的有些临水、临崖危险路段,路肩外侧在设置防撞墙、钢质护栏以外,还种上一排排行道树。“75省道两侧能利用的废地,我们都利用了;公路用地范围内能绿化的土地我们都绿化了!”这是台州公路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十一五”期间,浙江公路绿化将实现四个转变:公路绿化实施范围从公路用地范围外转变为公路用地范围内;绿色通道建设主体从以交通公路部门为主转变为以地方政府为主;从新建绿色通道为主转变为已建公路绿化的管养为主;从公路沿线的带状绿化带转变为以边坡复绿为重点的公路立体绿化。做到公路绿化与边坡治理、水土保持的有机结合,公路绿化与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通过公路绿化工作,最终将浙江省公路打造成绿化美观、环境友好的生态公路。

  安吉公路部门送“养护技术”下乡

  走进安吉农户的家中,当你询问怎么养路时,他们会拿出一本《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手册》,认真地说:“养路不难,看看这本书就知道如何养路护路了。”据统计,安吉县公路管理段先后将100多套《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手册》和宣传画报通过公路联村干部送到农民兄弟手中,指导农民兄弟如何养好路、管好路。

  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网的逐步形成,特别是三年康庄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变了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然而路是建好了,养护管理却是个难题。因为根据“县道县管、乡道乡管”的原则,乡村公路建好后,由当地政府和建制村实施有效的养护和管理。但由于农民兄弟对公路养护管理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养护经验,为避免出现“建路时热火朝天,建成后无人问津,路破了怨天尤人”的局面,安吉公路部门自行编写了“农村公路养护流程”、“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农村公路绿化”等指导手册。手册内容简明实用,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结合了安吉县农村公路的现状与特点,便于规范该县农村公路养护及其管理工作。农村公路管养人员在阅读了本手册后,掌握了公路养护的常识和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宣传画报更是图文并茂,便于张贴宣传,告诉农民兄弟“乡村公路乡亲们建,管养才是最关键”的道理。

  手捧着联村干部送来的《手册》和画报,杭垓镇文岱村的潘国兴主任高兴地说:“以前养路、管路没经验,干着急;这下可好了,有了这两件‘法宝’,咱们农村公路有救了。”据悉,此次送书下乡,安吉县公路段还特别向各联系村作出承诺,一定让农民兄弟获得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真经”,一些技术性难点问题,由公路联村干部负责传授、讲解,必要的时候,还会组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培训班,把农民兄弟教懂、教会。

  独臂养路工的快乐信念

  黎明时分,一个瘦弱的身影总会如期而出;夜幕降临,这个身影还在路上徘徊。无论天晴下雨,他都会劳作在小洪岭山脚下的盘山公路——分老线县道上。他,就是桐庐县岭源乡三合村的残疾养路工——吴土根。

  看着脚下整洁宽敞的小洪岭路,第一次见到吴土根的人很难想象他是如何适应这份工作的。清扫路面、清理水沟、疏通涵洞、铲修路肩、运走垃圾,他都是一丝不苟,让人禁不住发出啧啧赞叹。小时候的一次意外让吴土根失去了右臂,但这没能阻止他对路的一片痴情。据他们村里老年人介绍,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带着村里的小伙伴一起补路、修路。没有石头,他就到山里挑;没有泥土,他就到山上背。1979年公路修到村里后,为了实现养护大路的愿望,他主动到村支书那里请缨,要求担任公路养护工。当时村领导担心他一只手养不好路没有同意。吴土根发誓:请相信我吴土根,一定能做好养护工作。由于他的坚决和在众乡邻的说情下,最后终于当上了一名公路养护工。

  养护工是一份苦差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干的是累活、脏活。而吴土根却乐意吃这份苦。有人说他是“路痴”,就是凭着这股痴劲,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凭着一颗敬业之心,默默地为公路事业的畅、洁、绿、美奉献着。有人问他:“你这样辛辛苦苦图的是什么呀?”吴土根淡然一笑说:“为了让汽车开得快,让坐在车上的人舒适些,这就是我养护工的快乐。”

  丘陵山区的公路是极易塌方和被雨水冲毁的,而清理塌方是养护工一项繁重的劳动。有一年洪灾期间,由于连日暴雨,吴土根养护的路段出现多处塌方,影响了车辆通行。为了及时清理塌方,抢修路面,确保公路畅通,他每天清晨3点起来做饭,4点带上工具到几里路外的小洪岭路段修路。他艰难地搬石头、扒土,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直坚持到天黑才回家。有时为了及时清理完塌方,他还从自己不多的工资中拿出钱来请人帮工。村里好心人劝他别干了,可他却说:“干工作有时不一定都是为了钱,既然干了养路这工作,不管钱多少,我都要把它做好。”

  2006年年初,村里浇注水泥路面,村领导为了照顾吴土根,让他晚上在工地上监管施工设备,并补贴他一部分薪水,可他婉言谢绝了。原因是如果晚上去干其他工作,会影响第二天的养路工作,在他的心中,养护的事是不能有任何闪失的。在他家的墙上已挂满了这些年获得的奖状,附近的道班常到老吴管养的路段来取经,有时还把老吴请上门去当师傅,现场示范和指导。

  养路工拾金不昧品德高

  在安吉公路养护站大厅里,一面面锦旗记录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每一段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从这一桩桩小事看出养路工人的高尚品格,一个优秀集体的风范。发生在养路工人何承平身上的就是其中一个最感人的故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去年5月6日清晨,家住安吉县递铺镇的村民张丽兰同表妹骑摩托车外出办事。上午8时许,两人突然发觉包不见了。包内有现金、存折、手机等,价值十几万元!两人心急如焚,以为是出门不久在家乡横塘村沿途丢失的,立即返回横塘一带寻找,却不见踪影。就在姐妹俩陷入一筹莫展的窘境时,她们意外地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一位中年男子打来的,先是询问她们有没有丢失东西,而后要对方将包内的物品、存折、现金一一对上号,确认无误后,中年男子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高兴地说:“总算找到失主了,你放心,到我家来拿好了。”简单朴实的话语,令张丽兰姐妹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原来,5月6日那天,何承平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上路了,正扫着地,忽然看到公路前面有一个包儿,何承平猜想包里不会有什么,捡起包就挂在身后继续扫地,他想如有失包者询问,马上就可以还给对方。可是,过了好久,也不见有人来问。他感到很纳闷,打开一看,发现内有手机、现金和数额不小的存折。何承平立刻想到失主一定会很着急,但是,怎么和失主联系呢?他急中生智,打开包内手机看有没有可联络的号码,可是手机没电了。何承平马上回家冲电,并按手机储存的号码打给了张丽兰的姐姐,随即转打到张丽兰家中,说明了事情原委,于是就有了上面发生的故事。

  一个基层养护工人,在金钱与诱惑面前,能够不为所动,想失主所想,急失主所急,全力找寻失主,奉还钱物,体现了一名养护工人良好的素质和高尚的品格,这样的精神着实让人感动。据递铺公路养护站站长王斌介绍,他们站是市级文明站点,几乎年年被评为系统先进集体,像这样的好人好事在他们站里经常发生。去年,养护工人史立根曾在04省道香溢度假村叉口捡到钱包奉还失主,包内除了现金、存折外,还有发票、证件等重要物品,失主感激不已。汤仲光、陈苗壮等养路工分别在安吉幽岭隧道和立交桥附近拾到过遗失的钱物,都归还给了失主。这些事对他们来说,是养路工人份内的事。在递铺公路养护站,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高山村:人人争先把路管

  近日,一辆货车在安吉县章村镇高山村倒车时,车上装载的竹子将沥青路面刮掉了四五米长的一块“皮”,这件事被村民卢华山看见了,马上报告给村支部。村委会通过讨论,对该驾驶员进行教育,并责其作出相应补偿。之后,村里马上组织人员把路面修复好了。据了解,爱惜保护好公路,不得随便破坏村路的举动如今在该村是每个人的职责。

  高山村是安吉县章村镇地势最高的一个建制村,全村340多户人家,人口1100多人,有毛竹林10000余亩,人工林近2000亩,高山蔬菜1000多亩。以前,通村公路是一条坑坑洼洼的砂石路,毛竹、树木出运艰难,拖拉机在半路上翻车是常有的事;装运高山蔬菜的车子经过这一路剧烈颠簸,到章村镇上还得重新装箱整理再运往外地。如今,一条宽4米、长9.87公里的柏油路直通高山村。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客商们把大货车开进来了,多的时候一天有十几辆车排队购货。康庄工程带动了效益农业,全村年净增收入100多万元,人均收入也由过去的三四千元增加到6000元左右。高山村人惊喜地意识到这条康庄路修好了,带给他们的是致富的希望!村民们就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着这条属于他们的致富路。

  为了更好地管好路,高山村人选举产生了公路质量管理代表,外古庵生产队队长李西彬和桐一生产队队长沈根龙等3人成了公路专职养护员,村里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补贴。高山村还形成了村民共管监督机制,对于破坏公路的行为,人人都有责任进行监督,个个都有权利站出来加以制止。近年来,村里还自己出钱,陆续投入6万多元,对路面进行清障和修补。听村支书老郑说:“若在以前,村公路根本没人管,村民们也都觉得路好路坏跟自己没有关系,在公路上随意堆晒谷物、乱倒垃圾、超限运输等破坏公路的现象时有发生,要等公路管理部门再三出面劝阻才作罢。昔日,路要人来管;如今,人人来管路,高山村人的意识发生了多么大的转变啊。” 

  □ 撰稿/刘洋  徐志君 谢函  许马儿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浙江交通 00020 另一个视角追踪浙江公路养护人 刘洋  徐志君 谢函  许马儿 2007-11-29 浙江日报000202007-11-2900010;浙江日报000202007-11-2900011;浙江日报000202007-11-2900013;浙江日报000202007-11-2900012;浙江日报000202007-11-2900015;浙江日报000202007-11-2900014;浙江日报000202007-11-2900018;浙江日报000202007-11-2900017;浙江日报000202007-11-2900021;浙江日报000202007-11-2900020;浙江日报000202007-11-2900024;浙江日报000202007-11-2900023;浙江日报000202007-11-2900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