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7版:浙江交通
3  4  
PDF 版
· 浙江高速公路养护既好又快发展
· 干线公路在整治中升级
· 加快农村公路长效管养体制建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统一领导 分极管理 以县为主 乡村负责
加快农村公路长效管养体制建立
  当乡村康庄工程建设提前一年完成5年目标时,浙江的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8.6万公里,占全部公路里程的90%。极大地改善了浙江3000多万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在农村路况大大改善的同时,如何明确农村公路的管养主体、落实管养责任、确保养护资金到位等深层次问题,已成为建立长效农村公路管养体制,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管养水平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为此,浙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力的探索,目前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尽责”为原则的多种养护管理模式在各地已经形成。

  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

  农村公路重点在管理,长效在养护。浙江省交通厅自2004年就开展了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专题调研,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有效形式,研究农村公路养护筹资政策,建立以地方为主,国家适当扶持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

  浙江按照“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分级负责,联合共管,因地制宜”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方针,坚持建管养并重,致力于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形成的《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已列入省政府2006年制定规章计划的一类立法计划,即将制定出台。该《办法》(草案)利用设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的契机,积极破解养护体制改革遗留难题。

  目前,嘉兴市针对农村公路管养问题,通过市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以及乡镇充分发挥好其在农村公路管养方面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和配合主体作用。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市交通局成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市政府按照体制改革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其主要工作职责,切实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相关协调、监管、考核和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公路责任主体作用。市交通局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督促、协调公路管理机构,把农村公路统一纳入行业管理范畴,设立相应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职能科室,落实专职人员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业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施主体作用。乡镇(街道)负责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在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把农村公路管养责任落实到位。成立乡、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落实养护人员(组织)、养护资金、养护用房、养护机具等,保证乡、村公路管理养护正常运作,并在人、财、物落实的基础上,按照科学、高效的原则,因地制宜探索乡、村公路管理养护模式,积极养好乡、村公路,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配合主体作用。

  浦江县为解决以前乡村公路无人管理的问题,镇村两级政府都建立了相应的工作班子,落实了具体的管理人员,并且划分了交通局、公路段、乡镇、村委会和养护人5个管理层次,分别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如今,浙江很多农村公路都有了“监护人”,真正实现有路必养。

  进一步拓展管养深度广度

  浙江省在积极统筹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同时,各县(市、区)也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宁波江北区、海宁、浦江、永嘉县、淳安等地相继出台了具体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率先使辖区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有法可依。衢州龙游县于2006年3月完成115公里的镇乡自养公路的养护交接工作,全部收回镇乡自养公路实行专业养护,改变部分乡镇由于缺乏资金和专业技术人员,自养公路存在失养、路况差等局面。由养护公司对收回的115公里自养公路实行专业养护,彻底改变农村公路面貌,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目前,新收回管养的115公里乡道已安排30多名养护工、投入20多万元资金进行整修,路况将得到全面恢复。

  同时,针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安全设施相对缺乏的情况,浙江积极主动拓展交通部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外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筹划、超前打算,前瞻性把农村公路纳入安保工程实施范围。重视和加强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建设,加大资金补助和政策扶持力度,在乡村康庄工程中安排了近56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欠发达地区、山区通村公路的安全设施建设。全面排查农村公路的安全隐患。加强对已通客运班线的高路堤、高挡墙、临水、临崖等险要路段的警告、禁令标志等安全设施的整治力度。对欠发达地区的列入2003年至2005年乡村康庄工程计划并已建成的项目,浙江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各地给予适当补助;2006年至2007年,适当提高乡村康庄工程项目补助标准,提高部分定向用于安全设施设置。率先实现农村公路安保工作的有序、良性发展。

  据悉,浦江县为筹措乡村公路养护资金还建立了乡村公路养护基金管理委员会。各乡镇也建立起乡村公路养护资金专户,养护资金由县政府根据考核结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从县养护基金中下拨到乡镇养护资金专户。

  养护管理成效卓著

  目前,海宁市、诸暨市、椒江区、松阳县、浦江县各地通过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养护经费,建立工作考核机制等举措,使农村公路养护走上了正常的轨道。不少市、县还建立了以乡为单位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做到场地、人员、经费、机具、设备、工作职责的落实,实现有路必养、有路必管。

  嘉兴市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探索中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责任明确,主体到位。建立了县、乡镇二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县级财政用“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进行补助。落实了县、乡(镇)财政投入、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保障机制;二是因地制宜,管理创新。全市以乡镇为单位,成立专门的农村公路养护队伍,统一对农村公路大中修改善工程和小修保养工程进行招标,日常的小修保养工作由建制村负责养护,大中修改善工程由乡镇统一安排,对养护管理工作提出“四化”、“八统一”的要求。“四化”即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养护规范化、设施标准化;“八统一”即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养护管理机构、统一人员配备、统一养护内容、统一养护标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信息管理、统一台账资料。并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纳入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统一组织的年度考核内容,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近日,嘉兴市又出台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考评办法》,对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及检查考核作了具体规定。

  淳安县近日与23个乡镇的乡(镇)长签订了村道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责任书。该县公路段成立了村道养护科,对村道养护管理实施监督和培训指导;各乡镇都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组长的村道养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村道管养办公室,配备专人具体负责村道的日常养管工作。淳安县交通局出台了《村道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和《村道养护考核评分标准》,对通村公路的定期大中修、正常小修保养、水毁抢修等进行具体规定,明确了考核标准和奖惩体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浙江交通 00017 加快农村公路长效管养体制建立 2007-11-29 浙江日报000172007-11-29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