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新闻周刊·万家灯火
3  4  
PDF 版
· 我们的大女儿都74岁了!
· “这一代爱情”你怎么评判
· 家里没钱买菜了
“80后”女白领哭诉艰辛
· “浙报网友会”一周网友妙语
· 热衷“网搜”或许成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这一代爱情”你怎么评判
  85.5%的青年认为这一辈人更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67.9%的青年认为爱情的地位在下降;也有59.0%的青年相信一见钟情

  “现在的年轻人找对象要么很现实,把经济基础放在第一位;要么很轻浮,三心二意,分分合合。”武汉市某私营企业老板苏先生毫不客气地批评现在年轻人的爱情观。不过,他也坦言,自己在教育20出头的女儿时要她将“有出息”作为选择男友的首要条件。“我也是为女儿好。现在的社会,没有经济基础,爱情不会长久。”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腾讯网新闻调查中心,对8932名青年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67.9%的青年认为与上一辈相比,爱情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在下降,但40.0%的青年认为他们这一辈更追求真爱;85.5%的青年认为这一辈人更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也有59.0%的青年相信一见钟情。

  这一辈人,爱得更现实

  在被问到为什么感觉“爱情地位在下降”时,深圳某外贸公司职员谢小姐的第一反应就是——钱。“现在的年轻人过于看重经济基础了,比如在深圳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男方出房,女方出车。”谢小姐笑着说,“现在深圳有几个男人能出房?几个女人能出车?如果真是这样,那大家都别结婚了,还谈什么爱情?”不过谢小姐坦言,她在“物色”恋爱对象的时候,也会将“经济基础”作为重要条件,因为在她看来,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很难维系将来的婚姻生活。

  调查显示,85.5%的青年认为,和上一辈相比,现在的年轻人更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48.9%的青年明确表示,爱情最重要的是“经济条件”,因为“没有钱,爱情只是空中楼阁,不会长久”。

  “我就只会爱上有能力的男人。”北京某广告公司文秘谭小姐直言不讳,“有人喜欢性格温和的,有人喜欢长得英俊的,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就是喜欢有能力的。如果他有能力,我就可能爱上他,你能说我们就不算爱情吗?”谭小姐认为,平日里我们常说的“有能力”、“有出息”的人,说到底就是有“经济实力”的人。“我觉得看重恋爱对象的经济实力并不代表就不懂爱情。”

  对此,长期致力于家庭社会学研究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郝玉章说:“现在大多数青年更看重经济基础,这种爱情观很正常。”

  郝玉章认为,爱情是一种心理感觉,而这种感觉不能建立在“空中楼阁”上,它需要物质来支撑。这种支撑会使爱情变得更实在、更牢固、也更持久;相反,如果只是纯粹浪漫的爱情,一旦遇到现实问题可能就会不堪一击。因此,在爱情中注入对经济的考虑,是无可厚非的。“当然纯粹以经济为目的的情形又另当别论。”

  多数青年感觉爱情地位在下降,郝玉章认为,主要是这一辈人开始更多考虑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在现代婚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较而言,爱情的地位就下降了,特别是与过去人们相对较少考虑经济的因素、而更看重包含责任和义务在内的感情相比。

  这一辈人,爱得更纯粹

  “上一辈都不知道什么是爱情。”刚刚大学毕业的小陈目前就职于广州市某公关公司,在谈到上一辈人的爱情观时,他一脸不屑。“说实话,上一辈很多人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没有经过选择,更谈不上浪漫。”陈先生告诉记者,他的父母就是“奉命成婚”,“他们很少说话,而且时不时吵架。我觉得他们不幸福,只是在安于现状、背负责任。”

  调查显示,40.0%的青年认为,和上一辈相比,现在的年轻人更追求真爱。但与此同时,差不多有同样比例的青年(38.0%)认为,上一辈人更追求真爱。

  “我和妻子结婚的时候两个人都没钱,也没什么浪漫。但是20年来我们不离不弃、共同奋斗,虽然平平淡淡,但一样觉得幸福。”成都市某国企职员肖先生表示十分反感现在的年轻夫妻整天分分合合,“我们一般不轻易说分手的,更别说离婚了。你看现在年轻人的离婚率比物价涨得还快。”

  郝玉章认为,不能简单地说上一辈人就不懂爱情,他们的婚姻就不是爱情的结合。不同时代的人对爱情的理解会不一样,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不能用我们所理解的爱情去量裁他们的爱情。

  “如果说夫妻结合主要的纽带是爱情、经济、责任、义务等因素的话,那么与上一辈相比,我们这一辈因为责任、义务在一起的情形明显比上一辈要少,而因为爱情、经济在一起的情形比上一辈要多——当然,也不能简单地说现代的年轻人就没有责任感。”郝玉章解释。

  之所以40.0%的青年认为这一辈人更追求真爱,在郝玉章看来,是因为相比较而言,这一辈人的爱情可能要更纯粹一些,他们会把爱情与责任、义务分开,没有爱了,可以不在一起。这一辈人通常不会仅仅因为责任就一定要在一起的。

  如果爱情通常会交织着经济、责任、义务等因素,那么有没有相对单纯为了爱情而爱情的人呢?郝玉章认为,大学生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们还没有踏进社会,因此在对待爱情上,他们和社会中的同辈人相比,较少顾及经济基础,也没有太多的责任或义务上的要求。

  这一辈人,爱得更盲目

  “我就是追求没有任何因素交织的真爱,但是我还是失败了啊。”复旦大学大四学生小琪在一次朋友聚会时遇见了后来的男朋友。认识3天后,他们就闪电般地开始了恋爱关系。在小琪看来,他们属于典型的一见钟情,而且当时的她完全没有在乎对方的家庭条件。“后来见面机会少了,渐渐开始了互相猜忌,又发展到冷战,最后发现突然不喜欢他了。甚至没有任何一方提出‘分手’,我们就莫名其妙地断了联系。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爱情?现在觉得爱情这个东西好像不值得这么看重。”——虽然小琪一直坚信,他们在刚开始时肯定是纯洁的真爱。

  “现在这一辈人经常混淆激情与爱情。”郝玉章指出,很多大学生的爱情没有长久,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单纯”的大学生在“混淆激情与爱情”上尤为突出。

  调查显示,59.0%的青年相信一见钟情;67.3%的青年认为大学生情侣是因为“寂寞”而走到一起。

  “很多青年选择另一半的时候,激情因素更多,但是激情是一个向下的抛物线,只有激情落到一定位置才会有爱情的开始。”郝玉章认为,激情也能产生爱情,比如一见钟情,但是激情通常盲目、盲从的成分更多,它只有回到现实、回归理性,才有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二人关系。

  郝玉章强调说:“激情毕竟不是爱情。激情通常是浓烈的、痴迷的、不计后果的,同时也是短暂的。”

  与此同时,郝玉章不赞同大多数青年所认为的,大学生情侣是因为“寂寞”而走到一起。她认为,“寂寞”只是大学生谈恋爱的众多原因之一,甚至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原因。“因为寂寞而谈恋爱的大学生很少,即使是在这很少的人中,‘想谈恋爱’也许还有他们一时不曾注意到的其他原因。”

  据《中国青年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万家灯火 00014 “这一代爱情”你怎么评判 2007-11-29 浙江日报000142007-11-2900017;浙江日报000142007-11-29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