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国画名品“仿真版”进入百姓家
· 今年杭州艾滋病
感染者新增三成
· 高腔传人唱新戏
· 月球探测最终目的是改善百姓生活
· 大二学生转校
转专业的机会来了
· 《士兵突击》唱响
“不抛弃不放弃”精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月球探测最终目的是改善百姓生活
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可供人类利用;重大工程可以牵引高新技术的进步,这些技术经过二次开发,将广泛渗透到民用领域。现在人们用的笔记本电脑、医疗用的CT都是太空技术二次开发后的结果
  本报讯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探测月球的目的是什么?“飞出地球,探索月亮,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千年梦想。”在国防科工委于“嫦娥一号”发射前编辑出版的科普书籍《奔向月球》一书中,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解释说,“月球探测作为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全面体现,必然能够提高我们国家的威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除去这些因素,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开展航天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

  比较近期世界各国的探月目的,对月球资源的评估一直都是核心内容。探测月球上氦-3的资源量和分布就是此次“嫦娥一号”的四大使命之一。航天专家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诱人的前景:氦-3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廉价的核聚变发电燃料。月球上的氦-3蕴藏量估计在100万吨到500万吨。根据计算,这可以供面临能源危机的人类使用1万年以上。

  此外,月球上还蕴藏着丰富的钛、铀、稀土、镍、铬、锰等矿产,据说月海玄武岩中含有数量惊人的可开采利用的钛金属。根据国防科技集团公布的资料,月球上的太阳能也是重要的可利用资源。月球上太阳辐射强,每年可以产生12亿千瓦的能量。在月球建立太阳能发电站也可能成为人类获取新能源的途径之一。

  另外,月球具有高真空、低重力的特殊环境,既能生产特殊强度、塑性的合金和钢材,也能生产超高纯金属、光衰减率低的光导纤维和高纯度的药品。月球上这些特有矿产和能源资源,将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除此之外,重大工程可以牵引高新技术的进步,随后回馈经济发展。在《奔向月球》一书中,栾恩杰说:中国的发展需要源动力,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都说明,经济发展需要科学技术支撑。中国月球工程的切入点正在这里。月球探测需要很多高新技术的集成,这将带动一系列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比如,远距离数据传输与通信、人工智能、遥感科学、自动化加工、微波传输、材料和工艺、新型传感器、导航与控制、热控、空间核电源等。

  这些高新技术经过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将广泛渗透到民用领域。人们普遍认为,“阿波罗”计划派生的高新技术,支撑了美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栾恩杰说,从“阿波罗”计划产生出了大约3000种应用技术专利,这些技术进入美国国民经济的各个角落,带动了包括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数据传输与通信、激光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医学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现在人们用的笔记本电脑、医疗用的CT都是这些技术二次开发后的结果。这些专利技术既拉动了经济发展,也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事实上,我们也正享受着大工程带来的便利。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有关人士说,20世纪70年代,在艰苦的条件下,我国开始投入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现在,通讯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卫星等对人们生产、生活水平提高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但月球探测工程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直接的、可接触的好处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我估计,至少在50年内,我们还只是处在对月球进行科学研究的层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栾恩杰也表达过类似的看法,他坦言:近期,探月工程要说直接为百姓带来什么好处,我个人认为,现在看不到。科学发展推动技术进步,技术的进步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月球探测最终目的是改善百姓生活 2007-11-28 48256F32002924A6482573A0003DAA9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