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中国首幅月图”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 “千年奔月梦想开始变为现实”
· 标题新闻
· “中国必会将自己的宇航员
送上月球”
· 揭秘“嫦娥看月第一眼”
· “开辟了中国宇航事业
的新纪元”
· 1969年7月16日至24日,人类完成了首次登月任务。3名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乘坐的“阿波罗”11号飞船于7月16日升空,并于7月20日飞临月球,人类的足迹第一次印在了月球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俄美日专家热评“嫦娥一号”发回月球照片
“开辟了中国宇航事业
的新纪元”

  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拍摄的月球照片26日正式公布后,俄罗斯、美国、日本有关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对“嫦娥一号”成功拍摄月球照片均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次卫星探月意义重大。

  俄罗斯同行:

  中国绕月探测

  不重复别人走过的路

  “中国已将航天员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一个航天大国,而‘嫦娥一号’项目的成功,则开辟了中国宇航事业的新纪元,”俄罗斯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格奥尔吉·波利修克在祝贺“嫦娥一号”成功传回拍摄的月球照片后对新华社记者说。

  波利修克说,任何一个国家的探月计划都是从绕月探测开始的,但是中国的绕月探测并不是重复别人走过的路,中国的许多研究方向是之前其他国家的探月计划所没有涉及到的。

  波利修克解释说:“首先,‘嫦娥一号’配备的多个科学探测仪器在世界上均属首次使用;其次,‘嫦娥一号’的仪器搭配堪称典范,卫星选用的科学探测仪器搭配协调,可以发挥卫星的最大探测功效。”

  中国的探月计划分三步实施。对此波利修克认为,“可以看出中国探月计划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制订的”。他说:“中国的探月计划每隔数年为一个阶段,这是很好的一个周期,可以总结上一阶段经验,并为下一阶段做准备。预计到第三阶段时,中国已经和俄、美站在探月的同一个水平线上了。”

  波利修克认为,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一股探月热潮。中国发射了第一颗探月卫星,印度计划近年开展月球探测,美国宇航局也计划发射探月卫星。出现探月热潮说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航天科技已经比较成熟。

  美宇航局:

  科学家对“嫦娥”探测数据

  非常感兴趣

  美国宇航局负责公共事务的官员迈克尔·布鲁克斯对记者说,中国探月工程所取得的成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成就,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会对“嫦娥一号”从月球获取的新数据非常感兴趣,美国宇航局祝愿“嫦娥一号”继续顺利运行和探测。

  布鲁克斯认为,将来中美两国完全有可能在探月领域进行合作。

  日本专家:

  “嫦娥一号”

  为未来着陆器“探路”

  日本航天工程学分析家中富信夫对记者说,“嫦娥一号”所取得的成功使中国的航天实力大幅提升,包括探月工程在内的航天开发会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谈及“嫦娥一号”和“月亮女神”各自的特点时,中富信夫指出,中国的“嫦娥一号”搭载有微波探测仪等设备,它发出的微波可深入月球内部,探测月壤信息,所以在探测地质构造等方面可能更为先进,而“月亮女神”在探测月球表面重力场分布等方面性能卓越。

  这位日本专家还注意到中国计划未来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实施月表勘察,采集月壤和岩石样本并返回地球。因此,“嫦娥一号”还肩负着“月亮女神”所没有的为未来着陆器“探路”的任务。

  (综合新华社消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中国首幅月图”特别报道 00004 “开辟了中国宇航事业
的新纪元”
2007-11-27 48256F32002924A64825739F004A2014[A0-新华社记者≈B1-俞剑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