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末位淘汰制
属非法行为
· “泥腿子”抒真情
· “宿管阿姨,你辛苦了!”
· 理财要从孩子抓起?
· 别了!战友
· 少女义务扫街报答好心人
· 酒店赴大学城招聘洗碗工
· 紧急救助呼叫系统
步入寻常百姓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理财要从孩子抓起?
永康“妈妈银行”引发热议
  本报讯 (见习记者 朱馨 通讯员 蒋中意) 近日,永康市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小洋(化名)在一张自制的“妈妈银行”存折上划入了两笔账。“以前只知道向妈妈要钱、马上花掉,现在知道要存下来,省着用。”

  “妈妈银行”的参与者就是家庭成员:妈妈掌管“银行”,孩子就是“储户”,妈妈给儿子立下了存取规则:每100元存一个月(30天计)利息5元,按月结息,当月没有取款可以利滚利;本着存取自由的原则,鼓励多存多利,存取时须有本人签字方可生效。

  小洋的妈妈徐爱群协助丈夫打理永康市远方工贸有限公司。有一次,她给了儿子100元,一天就被花掉了,看到儿子花钱大手大脚,本身也在自学理财的她觉得应该教孩子理财,而这些技能从学校里很少能学到。

  徐爱群把“妈妈银行”的开业经过写进了自己的博客,许多家长回帖说,这个方法好、有创意。一位家长说,家庭模拟存钱取钱的环境,让原先有多少花多少的孩子认识到了赚钱不容易,这对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很有好处。

  “孩子过早和金钱打交道不好?”一些家长对此也表示疑虑:孩子这么早就学习储蓄,会不会养成斤斤计较的毛病?是不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到大学、社会上后再学习理财知识?金华一位同样开设了家庭虚拟银行的张女士说:“上小学的女儿只存不取,像个‘小财迷’。”

  对此,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杨柳勇认为,“妈妈银行”的方式可以尝试。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中普遍有这样的观念:理财能力是必须具备的最重要能力之一,理财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他们的孩子一般要通过一定的劳动付出获得收入,理财观也比较成熟。而在我们社会里,家长往往给了钱,缺少对孩子的理财教育,这对孩子并不是好事。

  理财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是社会人士的普遍感受。自己的理财教育是否晚了,对下一代如何引导?在本报网络互动版“报网零距离”上,“妈妈银行”引起了一些网友的关注和争议。有网友指出,金钱的社会功利属性较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要占据太大位置为好。有网友则认为“妈妈银行”做法不错,理财教育要从小抓起,不要因为孩子小就让他与成人世界隔离,还是要早点适应社会。也有网友认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要正确引导,储蓄是一个方面,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合理消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理财要从孩子抓起? 2007-11-27 48256F32002924A64825739F001FDA37[A1-朱馨≈A5-蒋中意≈B1-郭晓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