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又好又快在浙江
3  
PDF 版
· 胜是高山千年雪达为源泉长流溪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胜是高山千年雪达为源泉长流溪
中国纸包装龙头企业胜达集团坚持又好又快发展
近日为河上镇一次性捐助518万元建现代化中学

顾金生 朱玉梅
  胜

  是高山千年雪

  达

  为源泉长流溪

  中国纸包装龙头企业胜达集团坚持又好又快发展

  近日为河上镇一次性捐助518万元建现代化中学

  如果你有机会走进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你就会发现一座5万平方米的特大型现代化标准厂房和一幢精妙绝伦的欧式办公大楼耸立眼前,它伟岸端庄、耀眼夺目。这就是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中国纸包装开发生产基地”——胜达集团有限公司的总部。胜达公司创业25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改革的风口浪尖上奔竞不息、顽强拼搏,以跳跃式的步伐,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如今已成为一家总资产超20亿元、自有资产近18亿元、员工4860名的大型企业集团。2006年,全集团共完成销售收入36.06亿元、利税1.9亿元。毋庸置疑,2007年,胜达公司将迎来更为骄人的成绩。

  1983年早春,萧山河上镇大桥乡一位名叫方吾校的普通村民,不甘寂寞,敢与命运挑战,筹集2000多元资金,带着14名村民,靠着14把■头,在一块方寸之地做起了木箱包装产品加工生意。经过25年的拼搏与努力,目前已发展成为涉及纸包装、纺织、生活用纸、房地产、化工、钢构及物流保税等跨地区、跨行业,集科、工、贸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集团企业,年产值达50亿元。胜达历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包装企业、全国包装龙头企业;多年被评为杭州市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并获得金龙奖;近10年间,胜达又连续被评为浙江省包装行业第一位,全国纸包装行业第一位;1996年以来,历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及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的换证及复审工作;2004年11月,胜达生产的出口瓦楞纸箱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国家免验产品,胜达双灯生产的生活用纸是国家免检产品。目前,胜达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纸包装企业和全国生活用纸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属AAA级信誉企业,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和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之一。

  创业创新创一流

  与时俱进建伟业

  “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品牌,一流的效益”,是胜达始终追求的目标,公司的每一步发展壮大都印证着企业在“财务管理、科学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基础管理上所下的苦功夫,以及法人治理的现代企业发展成长之轨迹。

  “不断优化资产、盘活存量、提高产业集约化程度”,是胜达公司成功的战略决策之一。1992年,公司“借鸡生蛋”,与香港富春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创办了当时省内最大的合资企业,当年产值、销售额一举突破亿元大关。1999年,胜达建立多元化产权结构,成立了浙江新胜达包装有限公司。2000年,胜达将下属拥有80多辆汽车的运输公司进行了体制改革。2002年,为盘活存量资金,胜达投资6亿元在河上镇创建了纺织生产基地。2004年,胜达将分散的包装产业整合为外商独资企业——浙江大胜达包装有限公司。2004年10月,投资2亿多元,全资收购江苏双灯纸业有限公司,建成了生活用纸生产基地。2006年3月,胜达又在萧山通惠路建成物流保税经营基地……经过一系列的改革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胜达公司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居于最高层次的集团总部为资本运作中心,中间层次是以物流公司、销售公司、财务公司、进出口公司共同组成的经营中心,第三层次为成本中心,它使公司资本结构明显化、技改能力明显增强、整体效益明显提高。

  胜达人熟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公司始终贯彻“科技兴企”的战略方针,坚定不移地走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集约型发展之路。1988年,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着力研制难度较高的软塑桶,经过8个月的刻苦攻关,终获成功,并通过了出口许可证,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97年,公司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投资38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当年就实现了产值38000多万元、利税2500多万元的好业绩。1998年,公司面对低迷的市场环境,再次投资43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引进了美国、日本等国的现代化生产设备。1999年,公司投入1.8亿元,在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168亩,引进了世界最先进、填补国内空白的德国瓦楞纸板生产线及瑞典多功能纸箱印刷生产线,公司一跃成为全国包装龙头企业中的龙头。2002年5月,胜达又投资6亿元,征地331亩,引进2套德国清钢联、18台德国气流纺机、100台瑞士高档织机等世界先进设备,以高科技提升传统纺织产业。2004年10月,胜达全资收购江苏双灯纸业有限公司后,又果断投资6000万元引进设备、技术和人才,进行生活用纸流水线的技术改造,明显地提高了胜达生活用纸制造的档次和质量。

  为了不断提高生产质量,胜达公司针对每一道工序流程的生产要领,制定出各项管理制度,并把质量责任分层落实到每个领导和职工身上,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坚决做到不合格原料不投产,不合格产品不出厂,缺陷原因找不到不放过。由于把关严密,胜达生产的出口瓦楞纸箱被认定为国家免验产品,生产的生活用纸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成了胜达开拓市场的“王牌”。目前,胜达产品广销江、浙、沪一带,并与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农夫山泉公司、杭州松下电器公司、苏州三星公司以及沃尔玛、壳牌石油、博世等著名品牌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胜达的市场营销理念是非常科学与前卫的,主要体现在“信息管理、网络管理、促销管理”三者的有机结合。近年来,胜达在上海、台州和苏州等地设立办事处,积蓄出强大的信息资源、网络资源等营销攻势,同时也造就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能拼善搏的营销队伍。

  胜达公司近年来大力引进各种专业人才。1999年,公司从湖南株洲工学院一次性引进了37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并且选送5名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高的骨干前往德国、瑞典培训。公司还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等多种形式,组织员工参加各类培训,并与有关院校联合办学,对不具备规定学历的干部和职工进行继续教育,使中层干部达到了相应任职学历,其他职工也得到有计划的轮训,使大家的业务知识得以不断更新。近年来,胜达还高薪聘请了国内外包装界、纺织界的多名经营大师和管理专家前来指导与讲课,如日本管理专家小寺忠先生和野崎昌博先生等。通过一系列的努力,胜达逐步建立了一支精明强干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品牌强企赢市场

  企业文化提品位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谋求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自觉要求,胜达公司一直以来,努力将加快企业壮大发展与提升品牌价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面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5年来,胜达一直秉承“精益求精,顾客满意”的企业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人才为中心”的宗旨,实施品牌战略,走品牌发展之路,用卓越的产品和服务回报社会。由于不懈追求与努力,胜达先后获得了“中国纸包装开发生产基地”、“国家免验产品”、“省著名商标”、“省知名商号”、“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等荣誉。同时,胜达加大了市场的广告形象宣传,日益扩大品牌知名度……一个根植浙江、辐射全国的“胜达”品牌正昂首走向世界!

  为了使员工树立起强烈的名牌意识,企业通过公司网站和《胜达报》、黑板报、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让员工树立起“名牌在我手中”的强烈意识,使全体员工积极投身到争创名牌的行动中。

  如何保障和落实职工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真正实现民主管理?胜达公司的作法是在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上,从集体合同、职工提案和职工代表履行义务、行使权力等三方面入手,不断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全面提高了职代会质量。

  胜达十分注重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连续签订了《企业集体合同》,精心制定了《胜达集团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实施细则》,推行了职工代表登记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集团工会从制度上明确职代会职权及运作方式,以民主管理为突破口,充分调动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领导决策到组织实施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的原则,决策前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发动职工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议;决策中让职工参与讨论;组织实施全过程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发挥职代会的监督作用,保证决策得到落实,并组织职工参与决策实施情况的检查评估。

  为增强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胜达坚持“厂务公开”制度,建立了“公开组织、公开栏目、公开制度”等三公开,凡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让职工心中有数。胜达每年都召开生产第一线的职工座谈会,听取职工对推行厂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厂务公开,既强化了干部职工监督机制,又提高了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使党员干部队伍的作用得到加强。同时,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设立股东代表大会,由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由董事长提名董事会聘任总经理,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聘任副总经理和其他高管人员组成经营管理班子,完善了独立董事制度,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胜达时刻把职工和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中,大力实施“凝聚力工程”,为丰富职工文化娱乐生活,开设了2000多平方米的“职工之家”,建立了篮球场、乒乓球场等,还购置了多种娱乐器材,职工宿舍配备了彩电、空调等。最让人感动的是,公司先后组织数百名业务骨干到英国、德国及中国香港、北京、深圳、威海、大连、蓬莱、烟台、青岛等地考察旅游。集团每年还对特殊困难职工进行帮困解难,使广大职工体会到胜达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了广大职工爱厂、敬业的信心和决心。

  多年来,胜达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职工的健康,当作第一要务来抓,于2001年专门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设立了安全科。从总经理到科级安全管理人员都进行了安全管理培训,公司现有特种专业人员18名,全部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公司还制订职工劳动保护、福利待遇标准,按月按季准时发放,并组织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公司为每位职工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使每位职工无后顾之忧。

  胜达始终以“团结、和谐、高效、严谨、有序、向上”为核心理念,积极打造“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了超常规的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公司“昂扬胜达文化、发展胜达实力、创造胜达活力、打造胜达魅力”的文化理念已日益深入广大员工心中,企业正朝着“中国的领头雁、亚洲的排头兵、世界的前十强”的宏伟目标奋进。

  改革潮头迎风立

  梅开三度写辉煌

  提到胜达的发展轨迹,不得不提及胜达董事局主席方吾校,这位与新中国同龄的普通一员,凭着他特有的睿智和胆识,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打造成总资产超20亿元的大型集团公司。他自己也由此成为中国包装界声名显赫的人物,并当选为萧山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党代表,杭州市第八、九、十一届人大代表,杭州市第九届党代表,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

  从1983年到现在,转瞬间25年,时光流逝,大浪淘沙,许多企业陨落了,可方吾校和他创办的企业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与时俱进。

  凡了解方吾校的人,均知道他是一位关心政治、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每天看新闻联播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种党报党刊更是他孜孜不倦的“最爱”。胜达公司内高高矗立的宣传牌上,有着多位国家重要领导人的画像,“发展才是硬道理”、“实践三个代表”等名句赫然醒目。方吾校经常语重心长地对人说:“胜达”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更是胜达人关心政治、领会贯彻中央方针政策的结果。在社会责任方面,方吾校和他的集团积极响应河上镇党委和政府的号召,全力支持改善村容村貌、装自来水、浇水泥路、电容整网、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先后捐款达1700多万元。2006年又为扶贫济困捐款达170万元。最让人敬佩的是,今年,按河上镇党委、政府的规划,河上镇要建一所现代化中学,由于资金短缺,要求各位企业家伸出援助之手,方吾校听后,立马一次性捐出518万元现金。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镇里的民营企业家纷纷解囊相助,最后终于筹集到1000多万元资金,使学校顺利开工。目前,这所新学校已初具规模,并成为河上镇引人注目的一道文化风景。

  了解方吾校的人,还知道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企业家。他那流畅洒脱、恣意汪洋的文笔,他那抑扬顿挫、情动人心的讲话,令一般人难以企及。每当市场形势严峻之时,方吾校这样告诫员工,要做好三篇文章:面对挑战学愚公,拓展市场学济公,强化管理学包公。方吾校把愚公的移山精神、济公的足智多谋、包公的铁面无私引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之中,风趣幽默、深入浅出,令人耳目一新!对“胜达”的含义,一般人都理解为“胜利到达”,可方吾校一反常意,以“高山不化千年雪,源泉长流百条溪”,对“胜达”作出了绝妙的诠释,他说:“胜”是高山不化千年雪,“达”为源泉长流百条溪,比喻“胜达”像高山积雪,千年永存,像源头溪水,万古长流。精美的文字、深刻的寓义,让人无不拍案叫绝!关于“创新”,方吾校别出心裁地提出了“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和自我创新”的概念。他说,模仿创新就是要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合作创新就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搞好内部协调和外部沟通工作;自我创新就是超越自我,要在相信自我的基础上更要相信别人,特别要尊重相信有真本领的人。

  方吾校经常教诲员工应如何做人做事,要求员工要具备“六心”:待人诚心,树立雄心,持之恒心,凝聚人心,形成核心。在非典疫情时刻,他提出了沉着应对、练好内功、休心养兵、等待时期、重拳出击、挽回损失。在企业内部管理上,他提出“严抓纪律、强抓质量、逼抓服务、狠抓安全、重抓双节、合抓效益”。特别是面对当前新的市场形势,方吾校以史为鉴,将儒家经典“仁、义、礼、智、信”和兵家之道“道、天、地、将、法”这十个字有机结合起来,要求全体员工念好这“十字经”,做好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这些脍炙人口、新意迭出的俚句俗语,无不体现出方吾校同志满腹经纶、满口珠玑的才华和激情!

  方吾校刚跨出50岁的那年,在展望未来时他对自身进行了一次总结,并自撰“秋风起树叶落梅开三度、过半百精神振壮志永存”的楹联,咏物言志。方吾校坦言,经营企业跟人攀登高峰一样,当行进到一定阶段和高度,必将进入企业发展的高原期。如果能安全度过高原期,就是长寿企业,反之则会夭折。胜达公司经过25年的发展,尽管已成为跨地区、跨行业的中国包装龙头老大,但企业要进一步快速发展似乎越来越艰难,这也标志着胜达进入了企业发展的高原期。那么,如何安全顺利度过高原期呢?方吾校曾面对一个国际投资大鳄时表示,我们现在惟一害怕的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他坚信,“做好内部控制、提升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是安全顺利度过企业高原期的关键之所在。

  鉴此,方吾校高度重视员工凝聚力工程和企业文化建设。他和他的以“发展企业、富裕员工、回报社会”为经营理念,努力打造“胜是高山不化千年雪、达为源泉长流百条溪”的百年基业,构建企业特色文化。特别是2007年以来,方吾校曾四度亲自执教,为广大干部员工授课。针对高原期民企的共性问题,方吾校并要求干部员工要像“悟空的识妖火眼、唐僧的取经专一、沙僧的无私真心、八戒的寻吃办法”那样,调整心态,找准切入点,克制处在高原期企业干部员工最易出现的 “无视企业发展、离开企业无所谓、模糊配合忽视互动、说为老板打工看不起自己、停留口头忽视行动、强调客观不找主观原因、依赖和互相扯皮、过高要求自己还不努力”的八大心态,引导干部员工学会“三思”:居安思危、居安思退、居安思关,防止企业危机、企业退步、企业关门。在具体保障员工利益方面,胜达工会每年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并讨论决定每年为员工要办理的几件具体实事。每年7月1日前夕,方吾校都要求胜达党组织带领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赴全国红色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共庆党的生日,共勉革命先烈,共商企业未来。方吾校就是这样一位对党忠心耿耿、对人善良真诚、对生活充满激情、对事业执着追求的民营企业家。

  “伟业催人奋,心潮逐浪高”,让我们期待着方吾校能继续演绎“胜达”的新传奇吧!    □ 顾金生 朱玉梅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又好又快在浙江 00016 胜是高山千年雪达为源泉长流溪 顾金生 朱玉梅 2007-11-27 浙江日报000162007-11-2700007;浙江日报000162007-11-2700008;浙江日报000162007-11-2700009;浙江日报000162007-11-2700005;浙江日报000162007-11-2700006;浙江日报000162007-11-2700017;浙江日报000162007-11-2700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