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孔乙己还会是原来那个孔乙己
· 古筝大师音乐会一票难求
· 六十年老戏迷
改编出新越剧
· 教学楼里有个“动物园”
· 浙东沿海寻找水下宝藏
· 老鼠吻猫,不是谣传
· 阳光下,冰企鹅在消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宁波一中学让标本走出实验室
教学楼里有个“动物园”
  本报讯(见习记者 童心 海曙区报道组 许玉芬) “咦,教学楼里居然有一个‘动物园’!” 记者走进宁波第十五中学实验校区教学楼,立刻就被眼前的“动物世界”吸引住了。原来,学校把生物标本搬出了实验室,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建起了生物标本馆。

  根据楼层的不同,生物标本馆依次分为爬行两栖馆、禽类馆、涉禽馆和兽类馆(两层),共有标本80多件,分布在教学楼一到五楼的走廊边上。大到鳄鱼、斑海豹,小到八哥、凹凸龟,每样动物旁边都注明其名称、种类及分布等情况,并营造出动物的生存环境,生动又直观。

  “过去把生物标本放在实验室里,学生很难看到。现在生物标本馆建在走廊上,学生们在课余就能观看并获取相关知识。”十五中学副校长吴巧玲说。

  生物标本馆在学生中很受欢迎,课间有不少学生跑来观看。“标本都是怎么做的?”“鸳鸯为什么成双成对?”“巴西龟只长在巴西吗?”大家一边看一边不时地提问、讨论。

  “我现在知道了,常见的松鼠也是保护动物,巨松鼠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呢。”201班的张楠过去很少关注生物方面的知识,自从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她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教初二科学课的钟意定老师告诉记者,生物标本馆建在走廊边上,不仅让过去常常“闲置”在实验室里的生物标本发挥了作用,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生态保护意识更强了。

  “一次,有个小贩在附近的居民区贩卖青蛙,我和同学看见了,就进行劝阻。”张楠和同学们现在都自觉加入到了保护动植物的行列。“我们班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生物角,喂养两只受了伤的乌龟,等它们养好伤后放回大自然。”

  据了解,这个走廊边上的“动物园”不仅受到了本校学生的欢迎,也吸引了不少学校周边的社区居民,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周末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吴巧玲告诉记者,“今后,我们打算把生物标本馆有秩序地向社区开放,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共享’这一教学资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教学楼里有个“动物园” 2007-11-26 48256F32002924A6482573900008092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