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南一社区童蔡方弄1—15号,11位六旬以上的本地老人与31位外地年轻人同住在这个小院里,大家亲如一家。记者日前来到这个充满温情的大家庭,感受浓浓的邻里之情。
晚饭时间,周中莲回到家里时,“婆婆”郑慧珍已经把饭烧好了,一家三代围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你帮我夹菜,我帮你添饭,其乐融融。
郑慧珍与来自四川的周中莲其实只是房东与房客的关系。周中莲刚来镇海打工时,生活条件很困难:两个孩子穿的衣服不够,郑慧珍经常把外孙和外孙女的衣服送过来;看到他们冬天盖的棉被太薄,老人就从自己家里抱来两床厚棉被;两个孩子要读书,负担太重,老人又把房租减到市场价的一半。
两年前,周中莲被查出患子宫肌瘤,手术费用要近万元。郑慧珍知道后,带头发动小院居民捐款2000多元,之后又好几次跑到镇海中医院联系医生,帮她治病。
“我到过许多地方打工,只有在这里,我感到比老家还要亲,房东就是我的‘亲婆婆’。”周中莲说到动情处,眼睛湿润了。
真心换真情。本地人的热情相待,让外地民工找到了家的感觉。小院是老房子,电线、插头经常坏掉,这些问题都被外来的年轻人包下了。
住在小院里的11位本地住户,都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在他们眼里,这些来自外乡的年轻人,比自己的子女还孝顺。闲下来的时候,他们与老人拉拉家常,帮助老人洗头洗澡,冬天到了,就替老人织一件毛衣,做一双鞋垫。
当初,小院里还没几户外地人,下班后老乡们喜欢聚在一起打打麻将,有的还赌博。几个热心的老人看在眼里,到外面的工厂接来一些小工艺活,分给大家做。这样一来,大家都忙着挣钱,就很少玩牌了。
本地人的诚心感动了不少外乡人,让他们改变了做事大大咧咧的毛病。小院的老年人睡得早,为了不打扰老人,夜归的年轻人习惯轻手轻脚,放低声音说话。还有一些外地人,刚进来时,卫生意识很差,大家相互提醒后,现在都很自觉,屋里屋外都收拾得十分整洁。
“帮人一把,情长一寸;容人一回,德宽一尺。”南一社区党总支书记费美蓉认为,小院虽小,却蕴藏着人与人如何相处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