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在虚拟空间里真实地创造
· 创业,以“80后”的名义
· 银行“客户回执单”
别轻易丢弃
· 煤饼“重出江湖”
· 一张专利证
换回800万元贷款
· 国内钢价继续上涨
· 校园流行“换客一族”
· “流动车间”
进瑞安农家
· 海报上有提示就不算虚假宣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多余的电脑显示器换MP3,学习资料换跑鞋……专家说,这其实也是循环经济的一种
校园流行“换客一族”
  本报讯 (通讯员 陈胜伟 记者 陈扬渲) 浙江林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徐伟通过学生论坛上的交换信息,用自己刚刚升级后淘汰下来的二手显示器,和别的同学换了一部崭新的MP3。这个学期以来,徐伟已经和同学交换了10多件物品——运动服换电脑硬盘,学习资料换跑鞋,优盘换收音机……近年来,大学校园里“换客族”人数激增。

  “社会上把我们这些将不用的物品拿出来,跟他人交换对自己有用物品的人称为‘换客’。有些高级别的‘换客’,大部分生活用品都是换来的。不过,我只是一个初级‘换客’。”徐伟说,因为这种交易模式既省钱又节约资源,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他们主要通过网络发帖、张贴海报等形式发布物品交换信息,然后见面检验物品,并现场交换。

  学生们交换的物品十分丰富,既有服装、鞋帽等生活用品,也有MP3、优盘等数码产品,还有书籍、词典等学习用品,甚至连自行车、电脑、数码相机等高价物品也在交换之列。参与交换的物品新旧不一,当然全新的物品最受“换客”青睐。一些资深“换客”所穿的衣服、骑的自行车、用的学习资料都是通过交换得来的。

  在林学院,有一个经常开张的“二手货市场”,学生“换客”可以把自己的物品拿到这里来与他人交换。除了这种较大规模的市场,“换客”们平时还可以私下交换。

  有过5次交换经历的“换客”方雯雯说,这种交换的形式很好,相当于用买一件物品的钱买到了多件物品,“上次我就用一本原价30元的书和同学换了一本等值的书,这就等于我省下了30元钱。”

  浙江省循环经济学会秘书长、浙江林学院环境科技学院院长单胜道认为,“换客”的行为既节约了资源,也节约了当事人的资金投入,因此从广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循环经济模式。大学生“换客”的出现对于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都有积极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6 校园流行“换客一族” 2007-11-26 48256F32002924A64825739A003FA3BF[A1-陈扬渲≈A5-陈胜伟≈B1-郭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