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钱钟书曾说过:“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鸡呢?”此话从某个角度来理解,意在对事不对人,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则往往喜欢反其道而行之。在我看来,易中天还是很能触处成春的,除了《品三国》,还有《读城记》、《品人录》等等,今年9月,他又推出《成都方式》一书。这是一本与他以往品“三国”之类大异其趣的书,而且关注的是中国的农业问题。所以该书刚一推出,学界便热议蜂起,有人甚至议论说:“一个在电视台讲通俗历史的人,既不研究经济问题,也不研究‘三农’问题,有什么资格讲城乡一体化和基层民主建设?”这样的揶揄或不屑,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可一旦细究,却又禁不住对易中天增加了几分赞叹。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精诚固然可嘉,但若一心太过,就只能是死读书、读死书。当然也有因对现实绌于言辞而退避三舍或故作视而不见的,或者刻意以研究“玄学”、“显学”自居而对现实不屑一顾的,凡此种种,其实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只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以自己的才识与智慧“经世致用”的,才足可称道。而那些对社会现实充满激情与理想,对公共利益有着超越个人私利的关怀和思考并敢于担当的,就更值得推崇。自然,即使是满腹经纶、慧眼独具的人,对现实的言说也不可能做到“咳吐皆为珠玉”,名家学者发表一些“比较浅”甚或不尽成熟的观点自是在所难免。况且,从丰富文化、启蒙大众这一角度而言,即便“比较浅”或有争议的观点,也自有其存在的价值。易中天坦言:“这本书(指《成都方式》)确实有不够深入的地方,而且关于农业问题,我也的确是外行。但正因为是外行,我获得了专家以外的角度。我把改革者的改革思路和我的所见所闻一一记录下来,也记下了属于自己的思考和看法,我相信我懂得的和我所写下的,一般老百姓也都看得懂。”所以态度决定一切,倒并非是资格的有无。
作为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他们所秉持的也就是如易中天所说的“一以贯之的是对人类幸福的关怀”,无疑的是,这样的对现实怀抱着热忱的知识分子也最容易得到人们的感激与敬重。
“我觉得一个真正的学者应该在多个领域有所建树。”这是易中天近来所说的一句话,要求或期望未免高了一点,但却体现了一个出色的学者对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所应有的激情与热忱,甚至是一种责无旁贷的气度和舍我其谁的果敢。事实上,就眼下而言,判断一个知识分子“文化”与否、“公共”与否,能不能对现实有所担当,确是一个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