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国际要闻
3  
PDF 版
· 澳新总理,中文名叫陆克文
· 陆克文
· 欧盟拟建欧版麻省理工学院
· 欧委会提出拯救
“伽利略计划”新方案
· 南极上演“泰坦尼克”惊魂一幕
· 墨西哥修复壁画纪念大师
· 去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新高
· 美一小镇380万美元拍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南极上演“泰坦尼克”惊魂一幕
船上154人全部获救,其中有3名中国籍乘客,他们中两人来自香港
  著名邮轮“探索者”号23日在南极设得兰群岛海域与冰山相撞,船体破裂进水,严重倾斜。截至发稿时,这艘邮轮已经完全沉没。由于救援及时,船上100名乘客和54名船员均已安全脱险。

  海上惊魂

  阿根廷海军发言人说,“探索者”号邮轮当地时间23日零时50分(北京时间23日11时50分)在穿越“5月25日岛”(英国称“乔治王岛”)外布兰斯菲尔德海峡时,船首与一座漂浮的冰山相撞。出事海域距南极半岛约96公里,方位为南纬62度24分,西经57度16分。

  “探索者”是一艘豪华邮轮,建于1969年,长73米,宽14米,排水量为2400吨。它曾穿越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西北航道开辟了这条北极旅游航线,是世界上最著名邮轮之一,人们亲切地将它称为“小红船”。

  据中国驻智利大使馆透露,船上有3名中国籍乘客,全部安然无恙。其中两人来自中国香港。

  其余97人分别来自英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这些乘客大多是参加南极游的游客,为了能够实现前往南极观光的梦想,每个人都支付了上万美元的昂贵费用,不料却遭遇一场海上惊魂。

  现年38岁的安德雷娅·萨拉斯是邮轮上一名阿根廷船员。她在接受阿根廷电台采访时回忆说,当时夜色已深,她正在船上的酒吧和同事及几名游客喝酒闲聊,突然看见几名在底舱工作的船员匆忙跑了上来。他们浑身已经湿透,惊慌失措地喊着:“进水了!进水了!”

  英国《泰晤士报》说,“探索者”被冰山撕开一个长25厘米、宽10厘米的洞,周围船体发生破裂。

  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安德雷娅说,前往南极的邮轮要经过大片浮冰区,平常和小块浮冰发生碰撞是常有的事。此次邮轮经过浮冰区时,准备绕开一座冰山,但是突然海上刮起了强风,冰山冲向邮轮。船长立刻下令转舵,但是已经躲避不及,船首和冰山严重碰撞,导致船体破裂进水。

  从容撤离

  事故发生几分钟后,邮轮广播发出通知,报告了游船和冰山相撞的消息,要求所有乘客和船员都做好弃船逃生准备。广播同时要求乘客保持镇定,因为目前“情况完全在可控的范围内”。

  随着海水涌进船舱,邮轮开始向右侧倾斜。尽管船员不停地用水泵排水,但由于船体倾斜越来越严重,面临沉没危险,船长在发出求救信号后立刻下达弃船逃生的命令。

  船员们将乘客分批转移到4条救生艇和8条圆形救生筏上。大部分船员也随乘客撤离。船长和3名船员则继续留在船上,和前来救援的船只保持联系,并试图挽救“探索者”。

  安德雷娅说,令她感到惊讶的是,乘客们只是在最初阶段有些惊慌,但是他们很快镇定下来,听从船员安排,有秩序地分批撤离,船上没有出现任何混乱。

  更加幸运的是,当时海上大风已经停止,也没有雨雪,天色开始逐渐发亮,这一切都给自救行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南极地区这一季节正处春夏之交,海上平均温度为零下5摄氏度,海水平均温度约零下1摄氏度。

  焦急等待

  “探索者”号和冰山相撞后不到40分钟,总部设在罗马的国际海事救援中心就根据收到的求救信号向周围海域船只发出紧急救援信号。

  阿根廷、智利、英国和美国的海岸警卫队、海军立即派遣船只展开救援行动,几艘正在附近海域的邮轮和货轮也纷纷驶向失事地点,阿根廷南部乌斯怀亚市政府则为救援行动提供了信息和后勤援助。

  凌晨4时,经过3个小时的等待后,挪威邮轮“挪威北方”号和一艘救援船先后抵达失事海域。所有人均被转移到“挪威北方”号上。此时,船体已经严重倾斜,船长和3名船员最终选择弃船。整个营救过程无人受伤,也无人落水。

  目前,“挪威北方”号已将这些乘客和船员送至智利设在南极的弗雷基地。他们随后将搭乘运输机前往智利南部城市蓬塔阿雷纳斯。

  应急机制

  事故发生后,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经过和阿根廷方面的核实,证实船上有一名中国内地公民,目前已经安全获救,但还不知道他的姓名。中国驻阿使馆政务参赞蔡维泉说,使馆方面随时准备为中国公民提供必要帮助。

  不过,此次“探索者”号之所以没有发生近百年前“泰坦尼克”号的悲剧,主要原因是目前海上救援机制和以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发生事故附近海域船只能迅速接到消息前往救援。此外,“探索者”号上有数量充足的救生艇和救生设备,船员和乘客可以在救生艇上等待救援船只到来。    

  宋洁云 冯俊扬 胡若愚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际要闻 00004 南极上演“泰坦尼克”惊魂一幕 2007-11-25 48256F32002924A64825739D004F2711[A0-新华社记者≈B1-顾国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