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 “春风”将度“玉门关”
· 要闻简报
· 违法生育不能提拔评先进
· 让“主人”的活力竞相迸发
· 101家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被曝光
· 12岁,他们首先是孩子……
· 爱在人间有真情
· 省委学习十七大精神宣讲团
在绍兴举行宣讲报告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爱在人间有真情
我省各界热心关爱残疾人,共建和谐社会

本报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廖小清
  家住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广复路28号的弱视瘫痪老人叶招娣,一直生活在“朦胧”世界里。今天上午,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专家上门为她免费验配了助视镜,老人看到了光明的世界,也因此成为我省“关爱弱势群体,共建和谐社会”爱心助残活动开展以来,首位成功验配助视镜的受益者。

  今年7月以来,省直机关工委和省残联发起了“关爱弱势群体,共建和谐社会”爱心助残活动,省直机关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从离退休的老同志到机关、企业普通工人,纷纷慷慨解囊,已累计捐款捐物价值600多万元。

  “我们是党员,理应带头献爱心”

  “我们是党员,理应带头献爱心!”这是记者在省直机关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省地震局是此次活动中捐款最早的单位,在得知此次爱心助残活动后,该局发出“捐款倡议书”短短几天内,捐款人数达100%。省地震局一位工作人员说:“爱心助残就像地震预报一样,行动越快对需要帮助的人受益越大,只要大家都能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帮助更多的残疾人。”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献爱心也不例外。”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等单位要求把此次活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单位积极响应,个人踊跃捐款,先后有100多个省直单位组织了为残疾人献爱心活动。

  “我们受益于社会,有义务回报社会”

  省直机关党员干部的捐款热情,感染了全社会。“我们受益于社会,也有义务回报社会。关爱和帮助残疾人是企业奉献社会的具体体现。”浙江先锋机械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姚锦南动情地说。虽然有些职工收入并不高,但是在爱心助残活动中谁都不甘示弱,部分离退休老同志和家境困难的职工也积极捐款。据统计,在公司500名员工中就有413人献爱心。

  “我自己也是残疾人,深知残疾人的生活是如何的不容易。”省十大“自强创业之星”方学能代表单位全体员工把5万元钱送到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他动情地说,如果没有社会为残疾人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自己不可能有今天。

  多年来一直出资捐助“自强奖学金”的康恩贝集团得知此次活动后,决定从今年起,在我省专设“康恩贝自强奖学金”,激励更多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学习。柳桥集团再捐100万元,用以资助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还有一些企业和个人献出爱心后,连自己的姓名都不留下,他们只说这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做的。

  (本报杭州11月22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爱在人间有真情 本报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廖小清 2007-11-23 48256F32002924A64825739B00132DD5[A1-汪成明≈A5-廖小清≈B1-陈志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