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权威冰川专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秦大河在出席IPCC第二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亚洲区域新闻发布会时,曾就海面上升问题作出解释。
“我们认为,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最少增加1.1℃,最多增加1.4℃,本世纪末海平面上升0.18米到0.595米。据中国国家海洋局公告,预估到本世纪中叶海面要上升12到50厘米,长江、黄河三角洲上升9到107厘米。沿海海岸带脆弱性增加,会影响海岸经济和海洋生态系统。海平面上升以后,我们采取什么样的适应手段非常重要。我们做了一个计算,比如说广东地区,如果未来海平面上升30厘米而没有任何预防措施,淹没面积将达到近5500平方公里,如果采取适应手段,会减少到1150平方公里左右。”
日前,中国首个流域性湿地保护网络——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成立,该网络旨在推动区域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恢复和完善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其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有望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气候的影响。
据悉,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等五省一市的20个湿地保护区作为首批成员加入了这个湿地保护网络,加入的保护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代表长江干流、长江故道、大型通江湖泊、中小型洪泛平原阻隔湖泊、河口、滨海湿地等不同类型的湿地,旨在共同推动长江中下游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
国家林业局湿地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诸如洪水、干旱、海平面上升等各种影响,提高人类社会对于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刘小汉承认,尽管目前科学家一致认为全球变暖形势不容乐观,但也有乐观派学者认为,人类既然有能力造成目前的局面,就一定有力量改正自己的过错。
(本报综合《东方早报》、《新民晚报》、《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晨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