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船过赤道时
· 永昌堡咏叹调
· 书画轶事
· 温暖的眼神
· 铁架床上的写作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船过赤道时
□金克平
  那年,我们这艘1.8万吨级的散装货轮,在广州黄埔码头装好货后去澳大利亚墨尔本港。这是第一次去南大洋,每个船员都兴奋不已,大家都知道,船要从北半球航进南半球,要跨越赤道。

  赤道这名字大家都很熟悉,又多么诱人。赤道,在人们心中的感觉一定很热,因离太阳距离近,几乎是垂直。而读过航海专业的小伙子就知道更多一些,赤道没有风,航用气象上称为“赤道无风带”,据说在赤道0度线附近,即南北5度纬线内均属无风带。

  这几天有关过赤道的事,已成为我们船员的悬念,大家都在估计何日何时可抵达赤道。三副动作最快,早就在海图上量出到赤道的航程,他说:“从出发港到那里1380多海里,再拿这数字除我们的航速,就能算出何时抵达。不过,过赤道不是把船驶过去就是了,还有一定过关的隆重仪式,不通过这关,你就是过了赤道也不会承认你。”这一说,大伙听得都目瞪口呆,诧异地问:“这是为什么?”三副是海院航海系科班出身,读过航海史,他说:“这是古代延续下来,至今还没有人把它废除掉,可以说古为今用,你们想不想听?”三副卖关子了。大伙异口同声说:“要听”。片刻,三副开始说了:    “在茫茫的海洋里,轮船驶过发热的赤道,不论现在还是古代,仍是一件大事,需要举行隆重仪式。一些欧洲船上的仪式是:前一天晚上,海员们选出海龙王,王后,航海士,理发师,全都要化妆,敲锣打鼓绕船一周。然后由海龙王点名,点第一次过赤道的海员,叫他们第二天都得参加。

  第二天要过赤道了,先是理发师给参加者“理发”,用面粉给他们涂脸,接着医生给他们听诊“治疗”喷废机油,“打针”。甲板上横放着一个长约三米的帆布筒,参加者一个个钻进去,布筒两头用高压水龙头喷射,把一个个喷成落汤鸡。而后,海龙王给他们一个小酒杯,里面盛着红酒、醋、酱油、胡椒粉等,表示庆贺,待这酸、甜、苦、辣的酒吞下后,海龙王给他们起带海的名字,如海狗、海燕、海鸥等,最后把他们高高抬起,扔到临时准备的游泳池里面,让他们洗个痛快。不久,参加者便领到一张印有美人鱼的“证书”,写着某人于什么日子过了赤道,留作纪念。”

  我们海轮是那天清晨6时35分抵达赤道的。风很轻,初升的太阳就有些威力了,海面上,波涛泛着微光,间或倒映着天上的浮云,天蓝蓝,海蓝蓝,到处一片蔚蓝。

  船上搞这次过赤道仪式,并不是国家明文规定要搞,完全是自发,这种形式是源于早年航海不发达年代古老的习俗。但大伙都认为这是一次航海文化活动,也是在漫长孤寂的航程中,丰富活跃了船员的业余生活。所以,在昨晚的船员大会上安排了活动的程序。

  首先由值班驾驶员看着GPS定位仪,当船进入0纬度线时,立即鸣三长声汽笛,船首放鞭炮,全船除航行值班人员外全体船员由大副带领绕船一周后,来到主甲板的中部海龙王站立的面前。那海龙王是谁扮演?是我们的船长亲自出马,他身披由多面信号旗拼成的龙袍,身旁由管事等扮演侍从的虾兵蟹将,手拿着高脚杯和瓶装红酒。等每个船员钻进横放在龙王面前,那个长约三米用帆布制成的圆筒出来后,立即来到龙王面前毕恭毕敬地站着,龙王高兴地拿过虾兵斟满红酒的高脚杯让面前已过关的部下一口干了。仪式到此结束,拍集体照,底片上写着某年、月、日过赤道留念。此照,每人一张作为第一次过赤道的毕业证书。

  跨过赤道线后,就想细细地把赤道看看,这时,轮机部两个小机匠走上驾驶台,要求值驾的望远镜让他们用一下。我在旁边,心中十分明白,他们想寻找赤道的模样,因为他们都是上船不久,读的是船舶机电,与航海是两码事,不能怪他们。我让他们感到赤道同平常大海一样时,才笑着对他们说:“其实赤道并不是一条真正的线,而天文、地理学家根据地球特点和自转规律,理论上设定坐标系的一部分,它和任何一条纬度线的功能一样。”

  赤道虽然看不见,但确有特殊的地方,比如这里四季似火,没有冬天和雪花,高温多雨;在卫星云图上,这里一般没有什么天气系统和云系,却是积雨云分布生长最快最多的地方。还有地球所有同步卫星都有定点在赤道36000公里的上空。还有这里能看到比其他地方更多星星。

  赤道,实际上是一道风景。而我们海员真正能够领略的,也许还是海的苍茫与博大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5 船过赤道时 □金克平 2007-11-23 浙江日报000152007-11-2300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