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太多了,你不出头就会被淹没。”这是中央民族大学大四学生杨鹏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80后”的他看来,“枪打出头鸟”的说法早已经过时了。“老庄的‘致虚极’、‘不示强’属于我们的父亲和爷爷,我们需要的是‘秀’。”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在5211名参与调查的青年中,76.9%的人认同当下社会需要“出头鸟”。
但同时, 73.0%的青年同时承认自己不喜欢才华出众但爱张扬的人。
要成功,就要“表现”
“谁叫我这么低调呢?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深圳IBM公司职员邓招上来就对笔者一通感叹。他说自己一直比较低调,信奉“扎实工作,一切因之而来”。没想到的是,工作两年之后,一个晋升的机会却被一个“不靠谱但很张扬”的同事抢走了。
和邓招一样,在此次调查中,有58.2%的人认为,要获取机会、获得上司(领导、老师)的赏识,必须扎实工作,同时还得适当表现。此外,53.0%的人明确表示,不事张扬会让人失去一些机会。
“员工做出了成绩,我希望他让我知道。”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刘雪渊告诉记者,公司有很多员工,他不可能对每一个都了解,并熟知他们的业绩,所以他希望员工在做出了成绩之后能让他看到,“‘适当表现’是非常有必要的”。
73.0%的人不喜欢“出头鸟”
“我讨厌‘出头鸟’,他们多半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中国农业银行程序员陈风。
“如果并不出众的人还这么张扬,他将来肯定会死得很惨。”在湖南省长沙市某法院任职的小鲁告诉记者,“不管‘好鸟’、‘坏鸟’,还是低调点好。”小鲁坦言,像他一样在政府机关做事的人最好小心谨慎,别做“出头鸟”,否则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有一个赏识你的上司,要么得到上司和同事的共同排挤。“就像赌硬币一样,命中几率只有50%,这还是建立在自己确实很出众的基础之上。这样的赌局对我来说太没有把握了,所以我还是低调点,即使不会成功,但是至少不会失败。”
本次调查中,尽管大多数人认同社会需要“出头鸟”,但是73.0%的人并不喜欢“才华出众但爱张扬”的人,其中7.1%的人“非常厌恶”,65.9%的人的态度是“可以容忍,但不喜欢”。
让“出头鸟”有“出头”之日
夹杂在“社会需要”却“不招人喜欢”的矛盾之间,本次调查显示,有59.6%的人认为自己的某种天赋和才华被埋没。
“我就被埋没了。”北京某网络游戏公司策划人胡先生向记者坦言,自己就是这样的“出头鸟”,“我太想成功了,我有很多新的想法,我希望大家能够倾听我的想法。由于过于心急,同事和领导对我都有看法。但是我真的没想张扬或者表现自己。如今,每当我提出什么新的点子,没有人理我,这种感觉是很难受的。”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洛杉矶心理精神卫生署高级顾问、美籍华人达米安·鲁(Damien Lu)对记者说:“‘出头鸟’这个称呼,本身就有一定贬义。如果‘出头鸟’是指敢于将自己的想法讲出来,不顾社会、旁人的看法,那么我觉得如今的中国非常需要这样的人。”
鲁教授认为,单凭个性张扬、能力强并不能判定一个人的好坏,张扬本身没有什么不好,能力强当然更是好事。中国文化好像一直都不鼓励个人意志的表达,尤其当个人意志与社会惯性思维不符时。谁表达自己的意见,就很可能被人认为是张扬、出风头。持这种否定态度的环境(社会),当然会让“出头鸟”失去一些机会。在美国社会,勇于表现自己是被肯定的方向。
“我认为愿不愿意出头,是每个人自己的抉择,但因为别人出头就嫉妒、打击,只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当然,目前中国对张扬个性的人宽容了很多,但是有很多根本性的看法没有改变,这从高达73.0%的人不喜欢‘出头鸟’就可见一斑,尤其这还多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的态度。”鲁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