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应建勇) 德清县三合乡双桥村养殖大户归毛头两年前在浙江大学等单位专家的帮助下,开始养殖“水精灵”良种青虾,每亩收入能比养普通青虾多收500元,他一共养了600多亩,一下增收30万元。
归毛头是德清与浙大开展全面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直接受益者。德清县委书记徐国平介绍说,德清与浙大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04年,德清便与浙大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十五”以来,双方的科技合作项目累计已达170项,目前正在实施的合作项目超过100项;2005年到2006年,得到县科技合作专项资金支持的与浙大科技合作重点项目有28项,占全县总数的近一半。去年,湖州市与浙大合作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为德清与浙大全方位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搭建了稳固的平台,使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全面拓展。
县校合作推动了德清的新农村建设。如今,德清已初步建立起了以政府为主导,以浙大为技术依托,以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等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大批农业科技合作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之中。武康镇郭灶村的李文虎承包了60亩竹林种植早园笋,往年到旺产期,他总要为几万公斤竹笋的销路犯愁。“早园笋无法保鲜,出土三四天后就会变质,有时候没有办法只好廉价卖掉,不过现在不用再担心这个问题了。” 李文虎告诉记者,德清东洲食品公司去年在浙大帮助下建起了一个1200立方米的冷藏室,竹笋可以保鲜1个月以上,如果出现笋农卖难的情况,东洲公司可以保护价收购,进行深加工。
县校合作推动了德清的产业升级。借助与科研院所尤其是浙大的科技合作,德清加强了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实现了主导产业的合理转化,目前德清已形成了生物医药、新型纺织、特色机电、新型建材为主的块状经济。
县校合作提高了德清的自主创新能力。依托浙大等科研院所,德清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载体。目前,该县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4家;全县有各类研发中心18家,还有浙大技术转移中心和研究生挂职锻炼基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随之不断增强。德清县浦森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与浙大材化学院合作,前不久成功研制出了用于制造液化天然气(LNG)船的超低温绝热材料,打破了长期以来只有美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大公司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已成功应用到了我国制造的第一艘LNG船上。
眼下,德清与浙大的合作已从生产领域延伸到了生活质量提高、生态和生活环境改善等社会发展领域:共同构建农村公共事业服务平台、开展促进农民健康工程、合作保护下渚湖生态系统……一系列新合作项目的展开正给越来越多德清人带来可以真切感受到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