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丽敏 通讯员 郑锦杭 李辉) “用整个村庄养育一个孩子”是一句非洲谚语,而如今,杭州正尝试着“用整个社区养育一个孩子”,不少小学和社区亲密合作,为孩子成长输入丰富“养料”。
“经过这几天的调查,我了解到灯芯巷社区老人在总人口里占23.33%,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明显。灯芯巷98%的老人觉得生活幸福,幸福的原因有儿女孝顺等……”会议上,一堂特殊的课程展示吸引了不少人眼光。让人很难想象的是,这些“专业”点评来自一位位稚气未脱的五年级学生。原来,这是长寿桥小学“走进社区、走进老人”课程,课上除了35位学生,还有来自社区的老人、社区干部;孩子们的手头准备了不少资料,有照片、有DV,还有调查问卷。
上完这一堂特殊的课,现场学生、家长的反应不小。同学们纷纷表示,除了掌握相应知识外,心灵更受到了极大触动。“原先以为老人生活得很悠闲,现在发现,他们也有很寂寞的时候!今后我要主动和他们沟通……”五(2)班的罗灵睿说,爷爷奶奶远在江西,原先她比较少和他们联络,现在,她会经常打电话向老人问好。来到现场的仓桥社区赵金荣、陈凤英老两口同样感触颇深:孙女现在不但孝顺了,原来胆量较小的她经过社区活动,胆子也大了不少,希望这样的社区活动更多些。
“学校课程需要融入文化、融入社会,当孩子们知道自己有能力通过学习和活动给这个世界带来改变时,他所能发挥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长寿桥小学校长董诞黎说。为让社区更好承担起“养育”重任,长寿桥小学开设了“竹竿巷竹文化”、“社区停车难问题调查”等多种主题课程。而在专家看来,来自社区的“养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的书本知识有了实践和锻炼的机会,这对孩子将来融入社会至关重要。“今天的学习已不再只是为将来准备,而是‘现在进行时’,这样的社区教育,能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即时与社会更好地融通。”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盛群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