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大学生创新实用价值高
· 家里的实验课
· 本科生参与创造的世界第一
· 网络实验室:24小时亮灯的课堂
· 全球开放的实验室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本科生参与创造的世界第一
  这个网络实验室已经拥有5大类、23组、80多个实验,每组实验包括5—8个实验,目前还在继续拓展,基本上包括了本科阶段的电气工程及控制类实验。

  看起来如此复杂的实验,却是由在校本科生参与设计和制作的。“完全自己开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以及算法、软件开发,都是自己做的。”朱善安说。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的毛韬,现在是四年级学生。2006年3月份,还在读大二的他参与了“基于网络的电力电子实验系统”的实验设计。在这个实验上他只是“偶尔参与”,并且只做界面等涉及软件的部分,同时帮助文档管理和系统测试等辅助性的工作。两个和他一起工作的伙伴,一名硕士一名博士。

  但在实验室里长住的经历,让他在参与第二个实验设计时变成了主力之一。在参与“基于网络的DSP实验系统”设计时,他和另外一名硕士完成了软硬件全程设计,当时也许有些难度,但因为一起合作的是硕士,这些困难立即得到了解决。

  毛韬并不觉得自己是本科生而在工作上处于辅助地位。“合作居多,有些系统是无法分开完成的,必须一起做。在这个过程中,只要理解了要点,做起来问题不大。”

  现在,毛韬已经成了实验室里的骨干之一。

  毛韬和杨晓卓所学专业类似,杨晓卓要做的一些实验,毛韬同样要做,只不过一个在实验室里做,一个通过网络。

  毛韬感觉,在真实实验环境下,实验过程“更复杂一些”。虽然也有实验步骤等资料参照,但动手和观看是不一样的,比如也许会因为杂乱而搭错线。

  但在网络上,这些复杂的东西都没有了,细节和现场有很大差别。虽然步骤和现实中完全一样,但线路之类的细节,会因实验设计的精细而大为清晰,只要按照相应的步骤操作,没有理解错误,一般不会出错。

  实际上,网络实验确实比现实实验更加明晰。比如一个交通信号灯的实验,沙盘式的模拟交通道口和红绿灯信号,通过视频传送到网络上,细节比现场更清晰条理。

  实验室的墙上有一张大表格,记载着参与实验设计的本科生发表论文的情况。据电气工程学院统计,2002年至今,这个实验室设计平台共指导6届本科毕业设计学生47名、SRTP学生66名,所指导的本科SRTP学生在国内学术杂志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0多篇。

  在第二个实验设计完成后,毛韬撰写了学术论文《串行、引导、加载技术在DSP网络实验系统中的应用》,发表在2007年8月份《机电工程》杂志上。

  毛韬并不是第一个参与实验设计的本科生,“每届都有延续,每个班都有几个人。”在毛韬所在的班上,另一名学生罗雷也参与了设计。他们和其他年级的本科生一道,成为实验设计的“阶梯式队伍”。

  “本科阶段与国际前沿科研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培养工科类专业人才的方法之一,大三、大四学生中已经有47个通过网络实验室完成了毕业设计。”朱善安说,到目前为止,浙大的这个实验室综合了几十个实验项目,是全球最完备的虚拟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引起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关注。从去年夏天开始,已经有两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就网络实验室到浙大学习交流。2006年11月,朱善安教授受邀到麻省理工学院针对网络实验室做了专题讲座。

  在美国,教育机构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开发类似实验室,但迄今为止只做了几个孤立的实验,未能系统地完成专业教育的系列实验设计。“他们的成本太高了。”朱善安教授说,相对来说,中国的成本要低很多,作为学业的一部分,毛韬他们没有拿过实验室的报酬,而这个实验室本身的投资包括设备等的投入,也仅有160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本科生参与创造的世界第一 2007-11-20 浙江日报000102007-11-2000018 2